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俊德专利>正文

蓄热保温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热保温餐具,它由壳体、蓄释热原料及隔热层组成,壳体内有释热原料及加强柱,壳体外壁及底有隔热层,本餐具除具有普通餐具的基本外形及用途外通过十分简单蓄热后可对饭菜食品进行保温,使得人们在天冷时自始至终进食热餐,解决了人们在冷天进餐时热菜热饭一会儿便凉了导致吃凉饭的难题,提高了人们身体健康水平,提高了中国食文化水平。(*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食品保温装置。天冷人们用餐时饭菜一会儿便凉了,一桌佳肴大打折扣,在自家中可用锅热一下,但在外面或野外用餐则不大可能,所以只好忍受着吃饱肚子为止,饭菜不香没了胃口长期如此于身体不利。目前有一种用电加热保温式的保温装置但不经济装置也不便清洗也不安全。还有加盖加套保温式,但即不美观用餐时也盖不成。还有一种蓄热保温式桌板,由于体积大有用热效率低且不灵巧所以很难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推出一种新式蓄热保温餐具,即可直接用于盛饭菜也可对普通餐具加热保温,当然也可以当热托热盖使用,解决了人们对食用热饭的要求,从而不管用餐人多少上菜先后使用本餐具用餐能自始至终让人吃上热菜热饭,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中国食文化的水平。所述的一种蓄热保温餐具由具有通常餐具外型的外壳,蓄热原料,隔热保温层三部份组成。特征是壳体内有蓄释热原料、加强柱、壳体底及外壁有隔热保温层。如示意附图说明图1、示意图2、图中(1)、(4)外壳,外壳内(3)、(5)为蓄释热原料,(2)为加强柱,(6)为外壳下底及外壁的隔热保温层。上述结构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餐具外壳可用任何一种无毒耐一定温度、机械强度较高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制做,也可用不锈钢、瓷及其他适当的金属非金属材料制做,壳的上底尽量做薄以利散热。如用塑料制做可增设加强柱以提高机械强度,同时适当增厚下底省去专用隔热层以利于降低成本,这时如图1所示。如用金属材料可参见图2,此时去掉加强柱增设隔热层。该层如制成真空或空气套层式更好。采用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组合式也可以。隔热层材料可用发泡硬塑等,蓄释热原料用无毒重量较轻的原料如硬脂酸,羟基胺脂等。本技术主要级景技术相比具有冷热两用蓄热简单,保温效果好成本低便用灵活易普及等益处,在需要保温的时候只需稍加热便可像使用普通餐具那样为人们提供高品质餐饮服务,不全给炊管服务人员带来麻烦便可大大为改善人们进食条件进餐质量及服务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应当指出,蓄热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餐具进行消毒的过程,这对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意义很大。结合说明书附图作实施例说明如下一般饭馆可用热蒸法蒸好备用,然后像普通餐具那样盛饭菜或作热托热盖之用。用后可按常规清洗消毒待再次使用。高级饭店可配烘箱或烘储合一箱,这时可适当提高蓄热温度以提高保温效果。家庭使用时用开水煮一会也行。另外在用餐过程中如仍觉不适还可方便地更换蓄热餐具提高保温效果提高服务水平及用餐质量。经测试取小号蓄热盘室内室温用煮法蓄热约十分钟后盛普通菜,一小时后菜中心温度为45℃左右,此标准已完全满足一般人用餐时对温度及时间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保温餐具,由壳体、蓄释热原料、隔热保温层组成,其特征是:壳体内部有蓄热释热原料,加强柱,壳体底及外壁有隔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蓄热保温餐具,由壳体、蓄释热原料、隔热保温层组成,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德
申请(专利权)人:赵俊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