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装置
本技术属于雨水处理
,涉及一种智能化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近30年快速的城镇化发展,雨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然而城市不透水区域的不断增加,导致雨水径流外排总量和峰值流量增加,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道路交通、地表沉积物、空气沉降等污染,最终在雨水径流下的冲刷作用下排入收纳水体,对城市的排水防涝和水质带来严重威胁。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排水体制主要为雨污合流制,暴雨期间,雨水混合污水超过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能力,使得城市出现内涝灾害,从而导致交通瘫痪、财产损失,甚至人身伤害,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雨水调蓄池作为一种有效的雨水收集设施,主要目的是将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留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将水慢慢排出。达到既能规避雨水洪峰,又能对排水区域间的排水调度起到积极作用。当前雨水调蓄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量城市垃圾随着水流进入调蓄池,长期沉淀后会反味发臭、招惹蚊虫,不利于周围环境,而开放式调蓄池不但需要专人打扫池水中的垃圾,而且也不利于土地的利用率。(2)传统雨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装置,包括沉淀池(1)和雨水调蓄池(2),所述沉淀池(1)通过侧壁上方的1号通道(6)与所述雨水调蓄池(2)连接,所述沉淀池(1)顶部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底部呈Y型,并依次与出水阀(11)、抽水泵(12)、污水管道(13)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装置,包括沉淀池(1)和雨水调蓄池(2),所述沉淀池(1)通过侧壁上方的1号通道(6)与所述雨水调蓄池(2)连接,所述沉淀池(1)顶部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底部呈Y型,并依次与出水阀(11)、抽水泵(12)、污水管道(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底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侧壁上设有立方体的过滤装置(18),所述过滤装置(18)覆盖所述1号通道(6)的端口且背离所述1号通道(6)的一侧设有过滤网(17),所述1号通道(6)中设有截污网(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18)中装有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还通过侧壁下方的2号通道(7)与所述雨水调蓄池(2)连接,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