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透蓄积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城市雨洪、城市内涝、雾霾污染、水系污染、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枯竭、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一系列严重生态问题。由于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的下垫面硬化,70%-80%的降雨形成径流,仅有20%-30%的雨水能够入渗地下,破坏了自然生态本底,破坏了自然“海绵体”,导致逢雨必涝、遇涝则瘫、城里看海和雨后即旱、旱涝急转、逢旱则干、热岛效应,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北方城市几乎“有河皆枯”,南方城市几乎“有水皆污”。海绵城市是希望建立的城市像“海绵”一样很有“弹性”,当城市里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当需要时把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再利用造福人类。由于传统的城市开发斩断了雨水的自然循环路线,造成雨水资源流失、径流污染增加、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关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削减雨水峰值流量,降低内涝风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挡板(1),两个所述挡板(1)的底端之间通过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的上方设置有挡水板(3),所述底板(2)与挡水板(3)之间形成第一蓄水槽,所述挡水板(3)位于挡板(1)的内侧中部,所述挡水板(3)的上方设置有滤水板(4),所述挡水板(3)与滤水板(4)之间形成第二蓄水槽,所述挡水板(3)和滤水板(4)的两端均与挡板(1)固定连接,所述滤水板(4)的下表面两段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贯穿挡水板(3)并与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3)的两端均设置有控水组件(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平行分布的挡板(1),两个所述挡板(1)的底端之间通过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2)的上方设置有挡水板(3),所述底板(2)与挡水板(3)之间形成第一蓄水槽,所述挡水板(3)位于挡板(1)的内侧中部,所述挡水板(3)的上方设置有滤水板(4),所述挡水板(3)与滤水板(4)之间形成第二蓄水槽,所述挡水板(3)和滤水板(4)的两端均与挡板(1)固定连接,所述滤水板(4)的下表面两段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贯穿挡水板(3)并与底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3)的两端均设置有控水组件(6),所述滤水板(4)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有聚酯土工布(7),所述聚酯土工布(7)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有种植层(8),所述种植层(8)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吸水棉条(9),所述吸水棉条(9)的底端依次贯穿聚酯土工布(7)和滤水板(4)并插入第二蓄水槽内,其中一个所述挡板(1)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10),所述出水管(10)与第一蓄水槽的槽底一侧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雨水渗透蓄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11),所述滤水板(4)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郑育林,王茜,王强强,刘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