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奕莲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雨水利用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40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雨水利用水池,包括水池底面,水池底面水平设置,水池底面外侧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水池侧面,水池侧面的顶端设置有水池外壁,且水池外壁的形状为弧形,水池底面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分隔墙,分隔墙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分隔墙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沉渣池和第二沉渣池,分隔墙上开设有水流孔,水池外壁靠近第二沉渣池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水泵,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水池侧面靠近第一沉渣池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井口管道,水池侧面靠近第二沉渣池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井口管道,第一井口管道与第二井口管道上均设置有开关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雨水利用水池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简易雨水利用水池。
技术介绍
无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还是从节能环保角度的考虑,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建设节能的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水回收系统已经成为必要,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是作为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经简单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回用雨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是未来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将节能技术运用到雨水处理与回收系统中有很大的开发前景。现有的雨水收集水池在对雨水进行收集后蒸发也较快,如果不及时利用蒸发损耗较快,而且现有的水池不便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对雨水沉渣也不便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雨水利用水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雨水蒸发较快且不便清理沉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雨水利用水池,包括水池底面,所述水池底面水平设置,所述水池底面外侧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水池侧面,所述水池侧面的顶端设置有水池外壁,且所述水池外壁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水池底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雨水利用水池,包括水池底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底面(1)水平设置,所述水池底面(1)外侧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水池侧面(2),所述水池侧面(2)的顶端设置有水池外壁(3),且所述水池外壁(3)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水池底面(1)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分隔墙(4),所述分隔墙(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5),且所述顶板(5)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的夹角,所述分隔墙(4)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沉渣池(6)和第二沉渣池(7),所述第二沉渣池(7)的顶部完全被所述顶板(5)盖住,所述分隔墙(4)上开设有水流孔(8);/n所述水池外壁(3)靠近所述第二沉渣池(7)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雨水利用水池,包括水池底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底面(1)水平设置,所述水池底面(1)外侧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水池侧面(2),所述水池侧面(2)的顶端设置有水池外壁(3),且所述水池外壁(3)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水池底面(1)的顶部外壁上设置有分隔墙(4),所述分隔墙(4)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5),且所述顶板(5)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的夹角,所述分隔墙(4)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沉渣池(6)和第二沉渣池(7),所述第二沉渣池(7)的顶部完全被所述顶板(5)盖住,所述分隔墙(4)上开设有水流孔(8);
所述水池外壁(3)靠近所述第二沉渣池(7)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1),且所述抽水管(11)远离所述水泵(10)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沉渣池(7)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雨水利用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11)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莲
申请(专利权)人:陈奕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