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干船坞建造中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干船坞,由于周边的地下水位和江河的水位较高,坞室内抗浮问题较为困难。为满足船舶吃水深度要求,坞室底板设计标高往往较低,船坞地基土体的渗流对底板会产生较大的扬压力的作用,如果基底扬压力不能得到释放,将会影响整个船坞的使用及具有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船坞底板抗浮主要采用抗拔桩、锚杆抗浮、底板加厚等方式,虽然有抗浮效果,但是会大大增加工程的成本。加厚底板主要是通过增加底板自重来抵御基底扬压力,该措施不仅不经济,还会带来大体积混凝土防裂问题,基坑支护和基坑降水的难度也将随之增加;施打抗拔桩虽对坞室底板抗浮较为有效,但由于基底扬压力未能得到有效释放,坞室底板仍将长期处于高应力承载状态,不利于结构的长久使用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施工、结构简单且同时能够实现抗浮的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使其能够将乌室底板上的地下水以及乌船地基层渗透的水得到很好的排放,从而将底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排水系统,所述第一排水系统用于乌室底板的排水,所述第一排水系统包括外周包覆有第一多孔结构层的透水软管;/n第二排水系统,所述第二排水系统用于乌船地基层的排水,所述第二排水系统设置于第一排水系统的上方,且与第一排水系统相通;/n所述透水软管以及第二排水系统均与集水井相连,所述集水井经排水管后与船坞排水泵站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水系统,所述第一排水系统用于乌室底板的排水,所述第一排水系统包括外周包覆有第一多孔结构层的透水软管;
第二排水系统,所述第二排水系统用于乌船地基层的排水,所述第二排水系统设置于第一排水系统的上方,且与第一排水系统相通;
所述透水软管以及第二排水系统均与集水井相连,所述集水井经排水管后与船坞排水泵站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系统包括铺设于乌室底板上的第一透水层以及设置于第一透水层与透水软管之间的第一多孔过滤层,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填充与第一透水层以及透水软管的外壁之间,所述透水软管以及第一多孔过滤层均与所述集水井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过滤层为小石子层,所述小石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多孔结构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船坞用减压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石子层的厚度为20-30cm,所述小石子层中小石子的粒径为15-20mm。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炜斌,陈晓猛,陶云,苗艳遂,刘德胜,钟明乾,王柳,李超,马疆,史佳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