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
本技术属于桥梁隧道施工
,涉及一种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
技术介绍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伴随着西部开发力度逐渐加大,铁路交通建设必将先行。随着我国铁路隧道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桥梁隧道穿越艰险地质复杂山区。山势陡峭,高大桥墩应运而生,隧道下穿高墩时,控制桥梁的滑移及下沉是关键。传统隧道施工中,常通过加强超前支护、改进施工工法等方式通过下穿桥墩段。传统隧道内加固方法对控制桥墩滑移效果不明显,桥墩滑移甚至达到2cm,这对大桥的结构安全,正常运营造成较大影响,影响铁路的通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具有很强的整体抗滑性能,能有效防止下穿隧道施工时桥墩滑移,保证隧道下穿桥墩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包括既有桥梁桥墩和位于其侧下方的下穿隧道,在既有桥梁桥墩的两侧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包括既有桥梁桥墩(100)和位于其侧下方的下穿隧道(200),其特征在于,在既有桥梁桥墩的两侧设置臂桩(1),在两臂桩之间的后方区布置一个弧形分布并包围既有桥梁桥墩的微桩群(3),在两臂桩之间设置固定的壁板(4),在两臂桩上设置间隔分布的若干锚索(2),锚索内端与既有桥梁桥墩后的稳定基岩锚固连接,外端锚固于臂桩的节点部位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包括既有桥梁桥墩(100)和位于其侧下方的下穿隧道(200),其特征在于,在既有桥梁桥墩的两侧设置臂桩(1),在两臂桩之间的后方区布置一个弧形分布并包围既有桥梁桥墩的微桩群(3),在两臂桩之间设置固定的壁板(4),在两臂桩上设置间隔分布的若干锚索(2),锚索内端与既有桥梁桥墩后的稳定基岩锚固连接,外端锚固于臂桩的节点部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桩群穿过潜在滑体并且嵌入稳定基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桩群由至少两排弧形分布的微桩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板上预留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下穿桥墩施工时防滑移支挡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包括钢绞线(21)、使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陈龙,王秋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