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缘石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14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缘石搬运装置,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交叉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转动杆上分别设置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配合使用,各个所述弧形板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弧形滑槽内配装有一锁止销,所述锁止销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弧形滑槽的宽度;其中,各个所述弧形滑槽的中部设置有卡槽,当两个所述弧形板上的卡槽重合时,所述锁止销滑入所述卡槽中从而将两个所述转动杆锁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路缘石搬运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在路缘石搬运时实现两个转动杆的锁止,提高了路缘石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缘石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辅助工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路缘石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路缘石是设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城市道路的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设路缘石,在公路的中央分隔带边缘、行车道右侧边缘或路肩外侧边缘常需设路缘石。传统路缘石搬运中,由于路缘石单块尺寸大、质量重,道路施工人员挪动路缘石比较困难,以往进行时,操作人员均采用手工搬挪方法进行路缘石移动、安砌,此法对操作人员体力要求高,需多名施工操作人员徒手配合作业,且操作时作用力稍有不协调极易出现滑脱现象,由此而导致路缘石施工效率低下、影响安装质量,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搬运路缘石的操作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缘石搬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路缘石搬运困难,需要多人配合作业,且搬运过程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路缘石搬运装置,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交叉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形成路缘石夹持空间,两个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为手持端;两个所述转动杆上分别设置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配合使用,各个所述弧形板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弧形滑槽内配装有一锁止销,所述锁止销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弧形滑槽的宽度;其中,各个所述弧形滑槽的中部设置有卡槽,当两个所述弧形板上的卡槽重合时,所述锁止销滑入所述卡槽中从而将两个所述转动杆锁止。优选地,所述转动杆呈横向的“Z”字形结构,所述转动杆包括中间杆,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杆两端的夹持杆和手持杆,所述弧形板设于所述中间杆上,所述夹持件设于所述夹持杆上。优选地,所述转动杆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杆和所述夹持件上。优选地,所述夹持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所述第一直角边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角边朝向另一所述转动杆设置。优选地,所述夹持件的第一直角边上设置有橡胶垫板。优选地,所述夹持件的第二直角边上设有支撑板。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设有手握杆,所述手握杆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杆上。优选地,所述手握杆上设置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优选地,所述销轴采用铝青铜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设有吊耳。本技术提供的路缘石搬运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极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体力要求,使得单人即可轻松完成路缘石的移动和安砌,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在两个转动杆上设置弧形板,弧形板上设置弧形滑槽和卡槽,并在弧形滑槽内配装锁止销,可在夹持件夹持路缘石后实现两个转动杆的锁止,提高了路缘石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缘石搬运装置在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缘石搬运装置中弧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缘石搬运装置在搬运路缘石时初始状态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缘石搬运装置在搬运路缘石时中间状态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缘石搬运装置在搬运路缘石时锁止状态的示意图。图7示出了使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路缘石搬运装置搬运路缘石时的使用状态图。图中:转动杆1、中间杆11、手持杆12、夹持杆13、弧形板2、弧形滑槽21、卡槽22、夹持件3、支撑板31、橡胶垫板32、加强板4、手握杆5、防滑套51、吊耳6、销轴7、锁止销8、路缘石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路缘石搬运装置,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转动杆1,两个转动杆1的交叉处通过销轴7转动连接;两个转动杆1的第一端均设置有“L”型的夹持件3,两个夹持件3相对设置,两个夹持件3之间形成路缘石夹持空间,两个转动杆1的第二端为手持端。该路缘石搬运装置采用杠杆原理,使用该装置进行搬运路缘石时,施工操作人员用双手分别握住两个转动杆1的手持端,向外分开两个转动杆1,使两个夹持件3之间的距离大于路缘石9的宽度,并使两个夹持件3位于路缘石9的两侧下部,然后施工操作人员握住两个转动杆1的手持端,向内转动两个转动杆1,即使两个转动杆1的手持端向彼此接近的方向转动,此时,两个夹持件3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移动,“L”型的夹持件3一直角边从路缘石9的底部托住路缘石9,另一直角边从路缘石9的侧面夹持住路缘石9。搬运路缘石时,施工操作人员手握两个转动杆1的手持端向上提起该装置即可进行移动路缘石,移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同时对两转动杆1的手持端施加朝向彼此接近方向的作用力,以防止两夹持件3分开导致路缘石掉落。为了使路缘石搬运时,施工人员无需同时对两转动杆1的手持端施加朝向彼此接近方向的作用力,在两个转动杆1上设置了锁止机构,当路缘石夹持到位后,锁止机构实现两个转动杆1位置的锁止,使用该装置进行路缘石搬运时,只需提供向上的作用力即可,节省了施工操作人员的体力。具体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转动杆1上的弧形板2,两个弧形板2配合使用,且两个弧形板2分别设于两个转动杆1上位于销轴7下方的位置,各个弧形板2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滑槽21,弧形滑槽21的圆心在销轴7的轴线上,两个弧形板2的弧形滑槽21内配装有一锁止销8,锁止销8的直径小于等于弧形滑槽21的宽度;其中,各个弧形滑槽21的中部设置有卡槽22,当两个弧形板2上的卡槽22重合时,锁止销8滑入卡槽22中从而将两个转动杆1锁止。参照图3所示的弧形板2的结构示意图,卡槽22设置在弧形滑槽21上远离销轴7一侧的侧壁上,两个转动杆1转动过程中,配装在两个弧形板2的弧形滑槽21内的锁止销8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位于弧形滑槽21的最低点处,当两个弧形板2上的卡槽22重合时,锁止销8滑入卡槽22中从而将两个转动杆1锁止。卡槽22在弧形滑槽21上的设置位置需根据待搬运路缘石9的宽度进行确定,当两夹持件3把路缘石9夹紧时,两卡槽22在两个弧形滑槽21的最低点处重合。本实施例中,转动杆1呈横向的“Z”字形结构,转动杆1包括中间杆11,以及分别连接于中间杆11两端的夹持杆13和手持杆12,弧形板2设于中间杆11上,夹持件3设于夹持杆13上。具体地,中间杆11的中部设置有与销轴7相匹配的圆形通孔,销轴7穿设在所述圆形通孔中,手持杆12设于中间杆11的上端,夹持杆13设于中间杆11的下端,弧形板2设于中间杆11上位于所述圆形通孔下方的位置,且位于中间杆11上远离所述圆形通孔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手持杆12的长度大于夹持杆13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缘石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交叉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n两个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形成路缘石夹持空间,两个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为手持端;/n两个所述转动杆上分别设置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配合使用,各个所述弧形板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弧形滑槽内配装有一锁止销,所述锁止销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弧形滑槽的宽度;/n其中,各个所述弧形滑槽的中部设置有卡槽,当两个所述弧形板上的卡槽重合时,所述锁止销滑入所述卡槽中从而将两个所述转动杆锁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缘石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交叉处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均设置有夹持件,两个所述夹持件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持件之间形成路缘石夹持空间,两个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为手持端;
两个所述转动杆上分别设置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配合使用,各个所述弧形板上分别开设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弧形板的弧形滑槽内配装有一锁止销,所述锁止销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弧形滑槽的宽度;
其中,各个所述弧形滑槽的中部设置有卡槽,当两个所述弧形板上的卡槽重合时,所述锁止销滑入所述卡槽中从而将两个所述转动杆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缘石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呈横向的“Z”字形结构,所述转动杆包括中间杆,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中间杆两端的夹持杆和手持杆,所述弧形板设于所述中间杆上,所述夹持件设于所述夹持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缘石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上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杆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铭王月刚范东芳杜国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