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12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切割平台、固定于切割平台上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夹持部以及复位部;所述夹持部与切割平台通过螺钉紧固夹持;所述复位部通过设置于复位部两侧的弹簧装置对切割机进行复位。所述夹持部包括呈半工字型的夹持底座;所述夹持底座底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钉顶部与切割平台相抵,从而使切割平台被抵于夹持底座内,从而将复位装置固定于切割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切割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操作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位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卷制好的布料当需要处理时,需要对布料进行切割,切割往往是在切割平台上进行操作,而布料的面积较大,需要对切割机进行推动,但是推动过后的复位却难以进行操作;需要消耗较大的力气,不够高效;而布料切割机本身比较沉重,拉动回来比推动出去需要消耗更多的力气,而且切割机一般都连接有电源导线,电源导线容易对切割布料造成干扰,在现今市面上,对该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悬挂的方式,防止电源导线对工作的干扰,并没有提出一种新的,可以同时解决切割机复位和电源导线干扰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具有切割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操作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包括切割平台、固定于切割平台上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夹持部以及复位部;所述夹持部与切割平台通过螺钉紧固夹持;所述复位部通过设置于复位部两侧的弹簧装置对切割机进行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部包括呈半工字型的夹持底座;所述夹持底座底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钉顶部与切割平台相抵,从而使切割平台被抵于夹持底座内,从而将复位装置固定于切割平台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底座上方设置有让位缺口;所述复位部一体设置于夹持底座上方;所述复位部包括有与夹持底座上端一体设置的复位底座;所述复位底座与让位缺口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复位缺口;所述复位缺口内转动设置有复位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底座上端设置有销轴;所述复位件与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复位底座上复位缺口两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复位件两侧设置有与限位块相抵的阻挡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为块状结构;所述复位件与让位缺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导线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件两侧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夹持底座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底座上设置有向下弯折的扣接部;所述扣接部与复位弹簧的一端扣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位底座上端设置有弧形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弧形上表面与导线杆的外周面适配。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电源导线从导线杆中穿过,电源导线一端从让位缺口中穿出与电源连接,另外一端从导线杆中穿出,与切割机连接;导线杆的长度与切割布料时的布料的长度相配,从而可以防止电源导线对切割布料时的干扰,而复位部的设置,在于当切割机被推出时,电源导线带动导线杆的上端向前方以及下方移动,进而使得复位件与销轴之间转动,复位件转动,带动复位弹簧弹性形变,进而使得复位件具有复位的驱使,当需要切割机复位,只需要不对切割机施加向前的推力,切割机就会再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复原位,节省了切割人员的体力,使得工作更加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无导线杆以及紧固螺钉)。附图标记:1、夹持部;2、复位部;3、螺钉;4、夹持底座;5、螺纹孔;6、紧固螺钉;7、让位缺口;8、复位底座;9、复位缺口;10、复位件;11、销轴;12、限位块;13、阻挡块;14、通孔;15、导线杆;16、固定柱;17、扣接部;18、限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具有切割方便,省时省力,便于操作的有益效果。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切割平台(切割平台在图中未显示,切割平台具体结构为桌面结构)、固定于切割平台上的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固定于桌面边缘,复位装置包括与桌面边缘夹持的夹持部1以及对切割机进行复位的复位部2;所述夹持部1与切割平台通过螺钉3紧固夹持;所述复位部2通过设置于复位部2两侧的弹簧装置对切割机进行复位。所述夹持部1包括呈半工字型的夹持底座4;所述夹持底座4底部设置有螺纹孔5;所述螺纹孔5内设置有紧固螺钉6;所述紧固螺钉6与螺纹孔5螺纹连接;在将复位装置安装在桌面边缘的时候,旋转紧固螺钉6,使得紧固螺钉6顶部与切割平台相抵,从而使切割平台被抵于夹持底座4内,从而将复位装置固定于切割平台上。所述夹持底座4上方设置有让位缺口7;让位缺口7便于电源导线从缺口内穿过,所述复位部2设置于夹持底座4上方;所述复位部2包括有与夹持底座4上端一体设置的复位底座8;所述复位底座8与让位缺口7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复位缺口9;所述复位缺口9内转动设置有复位件10。所述复位底座8上端设置有销轴11;所述复位件10与销轴11转动连接;所述复位缺口9两侧的复位底座8上设置有限位块12;所述复位件10两侧设置有与限位块12相抵的阻挡块13。限位块12和阻挡块13的设置,可以防止复位件10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无限制的向后方转动。所述复位件10为块状结构;所述复位件10与让位缺口7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内固定设置有中空结构的导线杆15。导线杆15内设置有电源导线,分别与电源以及切割机连接。所述复位件10两侧还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复位件10两侧的固定柱16,固定柱16上设置有螺纹孔5,螺钉3与螺纹孔5连接,同时将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柱16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夹持底座4连接。所述夹持底座4上设置有向下弯折的扣接部17;所述扣接部17与复位弹簧的一端扣接。所述复位底座8上端设置有弧形的限位部18;所述限位部18的弧形上表面与导线杆15的外周面适配。当复位件10转动,带动导线杆15向前转动,限位部18的弧形上表面可以与导线杆15的外周面适配,对其起到一定的支撑,阻挡作用,而且限位部18可以设置为橡胶等材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电源导线从导线杆15中穿过,电源导线一端从让位缺口7中穿出与电源连接,另外一端从导线杆15中穿出,与切割机连接;导线杆15的长度与切割布料时的布料的长度相配,从而可以防止电源导线对切割布料时的干扰,而复位部2的设置,在于当切割机被推出时,电源导线带动导线杆15的上端向前方以及下方移动,进而使得复位件10与销轴11之间转动,复位件10转动,带动复位弹簧弹性形变,进而使得复位件10具有复位的驱使,当需要切割机复位,只需要不对切割机施加向前的推力,切割机就会再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复原位,节省了切割人员的体力,使得工作更加高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包括切割平台、固定于切割平台上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夹持部(1)以及复位部(2);所述夹持部(1)与切割平台通过螺钉(3)紧固夹持;所述复位部(2)通过设置于复位部(2)两侧的弹簧装置对切割机进行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包括切割平台、固定于切割平台上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夹持部(1)以及复位部(2);所述夹持部(1)与切割平台通过螺钉(3)紧固夹持;所述复位部(2)通过设置于复位部(2)两侧的弹簧装置对切割机进行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包括呈半工字型的夹持底座(4);所述夹持底座(4)底部设置有螺纹孔(5);所述螺纹孔(5)内设置有紧固螺钉(6);所述紧固螺钉(6)与螺纹孔(5)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钉(6)顶部与切割平台相抵,从而使切割平台被抵于夹持底座(4)内,从而将复位装置固定于切割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切割机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底座(4)上方设置有让位缺口(7);所述复位部(2)一体设置于夹持底座(4)上方;所述复位部(2)包括有与夹持底座(4)上端一体设置的复位底座(8);所述复位底座(8)与让位缺口(7)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复位缺口(9);所述复位缺口(9)内转动设置有复位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切割机复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伯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艾乐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