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019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依次连接的原水箱、过滤软化装置、增压泵、反渗透装置、EDI装置、杀菌过滤装置、循环泵和超纯水箱,原水箱一端设有总进水口,原水箱另一端与过滤软化装置连接,过滤软化装置与增压泵一端连接,增压泵另一端与反渗透装置一端连接,反渗透装置另一端与EDI装置一端连接,EDI装置另一端与杀菌过滤装置一端连接,杀菌过滤装置另一端分别与超纯水箱、循环泵连接,循环泵一端与超纯水箱连接,循环泵另一端与杀菌过滤装置连接,超纯水箱底部设有总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采用循环泵循环杀菌,确保能时刻为医疗设备供应无菌超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用超纯水制备
,具体是一种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
技术介绍
医用超纯水设备是由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纯水系统、EDI装置(连续电除盐技术)、后处理系统等流程组成的多功能装置,使用安全、方便,运行费用低廉,产水水质稳定的设备。该设备主要应用于血透室、生化室、口腔科、供应室中心实验室、制剂室、手术室等医疗场所,但是目前大多的医用超纯水处理设备存在滞留水污染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解决上述不足是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对超纯水进行循环杀菌过滤,使超纯水始终处于流动杀菌状态,确保能时刻为医疗设备供应无菌超纯水。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依次连接的原水箱、过滤软化装置、增压泵、反渗透装置、EDI装置、杀菌过滤装置、循环泵和超纯水箱,原水箱一端设有总进水口,原水箱另一端设有第一输入管路,第一输入管路一端与过滤软化装置连接,过滤软化装置与增压泵一端连接,增压泵另一端设有第三输出管路,第三输出管路与反渗透装置一端连接,反渗透装置另一端设有第四输出管路,第四输出管路与EDI装置一端连接,EDI装置另一端设有第五输出管路,第五输出管路与杀菌过滤装置一端连接,杀菌过滤装置另一端分别与超纯水箱、循环泵连接,循环泵一端设有第三输入管路,循环泵另一端设有第八输出管路,第五输出管路和第八输出管路均包括管道内壁和管道外壁,管道内壁和管道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管道外壁内侧设有若干个紫外线发光电路板,若干个紫外线发光电路板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容纳腔中,紫外线发光电路板中设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紫外线发光电路板与设备电源电连接,第三输入管路与超纯水箱连接,第八输出管路与杀菌过滤装置连接,超纯水箱底部设有总出水口。进一步设置,前述的过滤软化装置包括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水器,多介质过滤器一端与第一输入管路连接,多介质过滤器另一端设有第一输出管路,第一输出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一端连接,活性炭过滤器另一端设有第二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与软水器一端连接,软水器另一端设有第二输入管路,第二输入管路与增压泵一端连接。如此设置,多介质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悬浮杂质,活性炭过滤器用于去除余氯、吸附小分子污染性物质,软水器用于大幅度降低水硬度,则过滤软化装置通过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水器对原水水质进行预处理。进一步设置,前述的第一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和第二输入管路分别设有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和第三止回阀。如此设置,第一止回阀用于防止去除余氯后的水从活性炭过滤器回流到多介质过滤器;第二止回阀用于防止软水从软水器回流到活性炭过滤器;第三止回阀用于防止水从增压泵回流到软水器。进一步设置,前述的第三输出管路、第四输出管路、第五输出管路和第八输出管路分别设有第四止回阀、第五止回阀、第六止回阀和第九止回阀。如此设置,第四止回阀用于防止水从反渗透装置回流到增压泵;第五止回阀用于防止水从EDI装置回流到反渗透装置;第六止回阀用于防止水从杀菌过滤装置回流到EDI装置;第九止回阀用于防止水从紫外线杀菌器直接通过循环泵回流到超纯水箱中,对超纯水箱中的无菌超纯水造成污染。进一步设置,前述的杀菌过滤装置包括紫外线杀菌器和微孔过滤器,紫外线杀菌器一端与第五输出管路连接,紫外线杀菌器另一端设有第六输出管路,第六输出管路与微孔过滤器一端连接,微孔过滤器另一端设有第七输出管路,第七输出管路与超纯水箱连接。如此设置,紫外线杀菌器用于对纯化水进行完全杀菌消毒,微孔过滤器用于滤除水中的微粒和细菌,则杀菌过滤装置通过紫外线杀菌器和微孔过滤器对纯水进行深度净化,从而得到无菌超纯水,可用于医疗设备。进一步设置,前述的第六输出管路和第七输出管路分别设有第七止回阀和第八止回阀。如此设置,第七止回阀用于防止水从微孔过滤器回流到紫外线杀菌器;第八止回阀用于防止水从超纯水箱回流到微孔过滤器。进一步设置,前述的箱体内还设有废水箱,废水箱一端设有第四输入管路,第四输入管路与反渗透装置连接,废水箱另一端设有排水管道。如此设置,废水箱用于储存反渗透装置排出的废水,储存的废水可以二次利用,避免浪费水资源。进一步设置,前述的第四输入管路设有第十止回阀。如此设置,第十止回阀用于防止废水回流至过反渗透装置,使反渗透装置失效。进一步设置,前述的排水管道设有排水开关。如此设置,排水开关用于控制废水箱的出水量。进一步设置,前述的管道内壁材料采用石英玻璃,管道外壁采用不透光材料。如此设置,管道内壁材料采用石英玻璃,使紫外线能够穿过管道内壁,对管道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管道外壁采用不透光材料,防止紫外线穿透管道。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通过过滤软化装置对原水水质进行预处理;采用增压泵增加制备超纯水过程中的动力;通过反渗透装置进一步隔离细菌、病毒等杂质;第五输出管路和第八输出管路设有紫外线发光电路板,可发射紫外线对水进行充分完全的消毒,防止消毒不彻底;采用EDI装置得到纯水后,通过杀菌过滤装置将纯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从而得到无菌超纯水,可用于医疗设备;不用水时,采用循环泵对超纯水进行循环消毒,使超纯水始终处于流动杀菌状态,防止超纯水静置发生二次污染,确保能时刻为医疗设备供应无菌超纯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八输出管路的管道截面示意图。附图标号:1、原水箱,11、总进水口,12、第一输入管路,2、过滤软化装置,21、多介质过滤器,211、第一输出管路,212、第一止回阀,22、活性炭过滤器,221、第二输出管路,222、第二止回阀,23、软水器,231、第二输入管路,232、第三止回阀,3、增压泵,31、第三输出管路,32、第四止回阀,4、反渗透装置,41、第四输出管路,42、第五止回阀,5、EDI装置,51、第五输出管路,52、第六止回阀,6、杀菌过滤装置,61、紫外线杀菌器,611、第六输出管路,612、第七止回阀,62、微孔过滤器,621、第七输出管路,622、第八止回阀,7、循环泵,71、第三输入管路,72、第八输出管路,721、管道内壁,722、管道外壁,723、容纳腔,724、紫外线发光电路板,725、紫外线发光二极管,73、第九止回阀,8、超纯水箱,81、总出水口,82、出水开关,9、废水箱,91、第四输入管路,92、第十止回阀,93、排水管道,94、排水开关,10、箱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原水箱、过滤软化装置、增压泵、反渗透装置、EDI装置、杀菌过滤装置、循环泵和超纯水箱,原水箱一端设有总进水口,原水箱另一端设有第一输入管路,第一输入管路一端与过滤软化装置连接,过滤软化装置与增压泵一端连接,增压泵另一端设有第三输出管路,第三输出管路与反渗透装置一端连接,反渗透装置另一端设有第四输出管路,第四输出管路与EDI装置一端连接,EDI装置另一端设有第五输出管路,第五输出管路与杀菌过滤装置一端连接,杀菌过滤装置另一端分别与超纯水箱、循环泵连接,循环泵一端设有第三输入管路,循环泵另一端设有第八输出管路,第五输出管路和第八输出管路均包括管道内壁和管道外壁,管道内壁和管道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管道外壁内侧设有若干个紫外线发光电路板,若干个紫外线发光电路板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容纳腔中,紫外线发光电路板中设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紫外线发光电路板与设备电源电连接,第三输入管路与超纯水箱连接,第八输出管路与杀菌过滤装置连接,超纯水箱底部设有总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原水箱、过滤软化装置、增压泵、反渗透装置、EDI装置、杀菌过滤装置、循环泵和超纯水箱,原水箱一端设有总进水口,原水箱另一端设有第一输入管路,第一输入管路一端与过滤软化装置连接,过滤软化装置与增压泵一端连接,增压泵另一端设有第三输出管路,第三输出管路与反渗透装置一端连接,反渗透装置另一端设有第四输出管路,第四输出管路与EDI装置一端连接,EDI装置另一端设有第五输出管路,第五输出管路与杀菌过滤装置一端连接,杀菌过滤装置另一端分别与超纯水箱、循环泵连接,循环泵一端设有第三输入管路,循环泵另一端设有第八输出管路,第五输出管路和第八输出管路均包括管道内壁和管道外壁,管道内壁和管道外壁之间形成容纳腔,管道外壁内侧设有若干个紫外线发光电路板,若干个紫外线发光电路板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容纳腔中,紫外线发光电路板中设有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紫外线发光电路板与设备电源电连接,第三输入管路与超纯水箱连接,第八输出管路与杀菌过滤装置连接,超纯水箱底部设有总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无菌超纯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软化装置包括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水器,多介质过滤器一端与第一输入管路连接,多介质过滤器另一端设有第一输出管路,第一输出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一端连接,活性炭过滤器另一端设有第二输出管路,第二输出管路与软水器一端连接,软水器另一端设有第二输入管路,第二输入管路与增压泵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峰陈京兴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睿通达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