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8014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技术领域的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所述的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的冷却塔(1)内的循环水池(2)与冷却塔(1)连通,循环水池(2)与排污水回收部件(4)连通,循环水池(2)与水池水质监控及调节部件(5)连通,水池水质监控及调节部件(5)的水质监控部件(7)的水质监测传感器(8)位于循环水池(2)内,药剂优化部件(6)的药剂输送管路(9)与循环水池(2)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的结构进行改进,能够降低排污量,同时对排污水实现处理和回收利用,在节约水资源同时,实现废水趋零排放,降低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循环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水质会产生变化,特别是电导率和浊度;同时,循环水系统由于蒸发、飘洒及排污,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新鲜水。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不仅浪费资源,直接排放也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以水泥熟料生产线为例,熟料在煅烧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燃煤、燃油、燃气及其它替代燃料等,这些燃料主要在回转窑内进行燃烧,在持续生产过程中,为减少含热的烟气排放和降低生产成本,绝大部分的熟料线均配套建设有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该装置将熟料煅烧过程中的烟气通过余热锅炉交换后产生的蒸汽,引入汽轮机内进行做功和发电。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其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装置运行所需的循环冷却水量很大,该部分水由循环水泵提升至汽轮机冷凝器换热系统中,换热后的循环回水进入冷却塔进行冷却降温进入循环水池,再通过循环水泵不断循环。而循环水在运行过程中,一部分会通过冷却塔蒸发、飘洒等自然损失,一部分由于循环水的浓缩或浊度变化需进行排放,这些损失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1),所述的冷却塔(1)内设置循环水池(2),循环水池(2)通过循环水管路(3)与冷却塔(1)连通,循环水池(2)与排污水回收部件(4)连通,循环水池(2)与水池水质监控及调节部件(5)连通,所述的水池水质监控及调节部件(5)包括药剂优化部件(6)和水质监控部件(7),水质监控部件(7)的水质监测传感器(8)位于循环水池(2)内,药剂优化部件(6)的药剂输送管路(9)与循环水池(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1),所述的冷却塔(1)内设置循环水池(2),循环水池(2)通过循环水管路(3)与冷却塔(1)连通,循环水池(2)与排污水回收部件(4)连通,循环水池(2)与水池水质监控及调节部件(5)连通,所述的水池水质监控及调节部件(5)包括药剂优化部件(6)和水质监控部件(7),水质监控部件(7)的水质监测传感器(8)位于循环水池(2)内,药剂优化部件(6)的药剂输送管路(9)与循环水池(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池水质监控及调节部件(5)的药剂优化部件(6)内的药剂包括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现趋零排放的余热发电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池(2)同时与补充水管路(11)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祥李永志林军韩静吴中东郑峰汪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