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01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渗滤液装置,包括净化罐、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中和腔、过滤腔、渗透腔、活化腔、入液口、中和管、催化剂管、PH感应器、出口以及控制装置;实际应用中,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阀门关闭,垃圾渗滤废液从入液口经PH感应器感应后进入中和腔,中和管放入中和液中和废液PH,催化剂管放入吸附反应剂,第一阀门打开,过滤腔中吸附沉淀后的废液经过过滤后进入渗透腔,渗透腔中的液体经渗透过滤后进入活化腔,活化后的水从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针对渗滤液的PH进行中和后加入催化剂进行处理,净化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垃圾渗滤液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发酵、雨水冲刷和地表水、地下水浸泡而渗滤出来的污水。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垃圾自身含水、垃圾生化反应产生的水、地下潜水的反渗和大气降水,其中大气降水具有集中性、短时性和反复性,占渗滤液总量的大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和处理是保证垃圾的长期、安全处置的关键。因此,对渗滤液处理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和总结渗滤液处理现状,今后渗滤液处理存在这几个问题:首先,不同地域的地理位置、地理结构、气象条件以及垃圾成分等因素的差别都会导致同一种酸性或碱性方法处理渗滤液产生不同效果;其次,渗滤液的主要两大特点和难点就是其氨氮浓度高以及可生化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针对渗滤液的PH进行中和后加入催化剂进行处理,用以解决因不同地理位置、地理结构、气象条件以及垃圾成分等因素产生的不同氨氮浓度,净化效果更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罐(1),所述净化罐(1)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三阀门(13),所述第一阀门(11)、所述第二阀门(12)和所述第三阀门(13)将所述净化罐(1)内部由上而下划分为中和腔(2)、过滤腔(3)、渗透腔(4)和活化腔(5),所述中和腔(2)顶部设置有入液口(6)、中和管(7)和催化剂管(8),所述入液口(6)设置有PH感应器(61),所述活化腔(5)底部设有出口(51),所述净化罐(1)罐体外壁一侧设有控制装置(9),所述第一阀门(11)、所述第二阀门(12)、所述第三阀门(13)和所述PH感应器(61)均与所述控制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罐(1),所述净化罐(1)中部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三阀门(13),所述第一阀门(11)、所述第二阀门(12)和所述第三阀门(13)将所述净化罐(1)内部由上而下划分为中和腔(2)、过滤腔(3)、渗透腔(4)和活化腔(5),所述中和腔(2)顶部设置有入液口(6)、中和管(7)和催化剂管(8),所述入液口(6)设置有PH感应器(61),所述活化腔(5)底部设有出口(51),所述净化罐(1)罐体外壁一侧设有控制装置(9),所述第一阀门(11)、所述第二阀门(12)、所述第三阀门(13)和所述PH感应器(61)均与所述控制装置(9)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3)底部设有吸附沉淀过滤网(31),所述渗透腔(4)底部设有过滤膜(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腔(5)中部伸入多根活化管(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驰袁大桂
申请(专利权)人:普尔顿环保科技海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