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酱加工用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97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酱加工用灌装装置,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底座顶端面上;外壳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液压杆伸缩端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罐,缓冲罐底端面连通有灌装管,灌装管上端安装有出料阀,缓冲罐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外壳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加料装置和真空泵,加料装置底端面连通有加料管,加料管贯穿外壳并且向下延伸至外壳内部,加料管与第一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液压杆调节灌装管的高度,可将灌装管伸入灌装容器中,防止豆酱进行灌装时容易使酱料溅出,通过设置密封盖,在进行灌装时,隔绝灌装瓶和酱料与空气接触,解决灌装过程豆酱可能被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酱加工用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包装领域,具体为一种豆酱加工用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豆酱是中国汉族传统调味品,有黄豆酱,豆瓣酱,豆面酱等类型,用各种豆类食品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豆酱灌装之豆酱包装的重要步骤之一,现有罐装装置通过对物料的包装角度可分为液体灌装装置、膏体罐装装置、粉剂罐装装置和颗粒罐装装置。现有的灌装装置在对豆酱进行灌装时容易使酱料溅出,会造成酱料浪费且不利于灌装设备清理,另外现有灌装设备在进行灌装时,灌装瓶和酱料与空气接触,酱料易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酱加工用灌装装置,通过设置液压杆调节灌装管的高度,可将灌装管伸入灌装容器中,防止豆酱进行灌装时容易使酱料溅出,通过设置密封盖,在进行灌装时,隔绝灌装瓶和酱料与空气接触,解决灌装过程豆酱可能被污染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豆酱加工用灌装装置,包括底座和外壳,所述外壳固定连接在底座顶端面上;所述外壳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伸缩端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豆酱加工用灌装装置,包括底座(1)和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端面上;/n所述外壳(2)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伸缩端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罐(4),所述缓冲罐(4)底端面连通有灌装管(5),所述灌装管(5)上端安装有出料阀(6),所述缓冲罐(4)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料口(7),所述外壳(2)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加料装置(8)和真空泵(14),所述加料装置(8)底端面连通有加料管(9),所述加料管(9)贯穿外壳(2)并且向下延伸至外壳(2)内部,所述加料管(9)与第一进料口(7)通过进料管(10)连通;/n所述灌装管(5)下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酱加工用灌装装置,包括底座(1)和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端面上;
所述外壳(2)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伸缩端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缓冲罐(4),所述缓冲罐(4)底端面连通有灌装管(5),所述灌装管(5)上端安装有出料阀(6),所述缓冲罐(4)上端侧壁设置有第一进料口(7),所述外壳(2)顶端面固定连接有加料装置(8)和真空泵(14),所述加料装置(8)底端面连通有加料管(9),所述加料管(9)贯穿外壳(2)并且向下延伸至外壳(2)内部,所述加料管(9)与第一进料口(7)通过进料管(10)连通;
所述灌装管(5)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11),所述灌装管(5)下端贯穿密封盖(11)且延伸至密封盖(11)下方,所述密封盖(11)上固定连接有抽气管(12),所述抽气管(12)贯穿密封盖(11),且抽气管(12)底端面高于灌装管(5)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青顾永忠徐本菊吴儒君戴义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八公山豆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