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71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的连接架,各侧架包括多个相互活动连接的部件,且各侧架自身具有相对的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所述连接架包括:可折叠的横撑架,所述横撑架与各侧架中的第一部件活动相连;两根斜撑杆,各斜撑杆一端与横撑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相应一侧架中的第二部件活动连接;同一侧架中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侧架切换状态时相对运动,并通过所述连接架带动各侧架沿童车结构宽度方向改变距离,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使童车的结构简单,便于折叠与展开,同时减小童车结构在收折状态中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
本申请涉及童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
技术介绍
童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活动提供便利而设计的工具车,随着生产生活的进步,童车也的使用场景的越来越多。同时,为了方便童车的收纳、存储以及搬运携带,越来越多的童车设计成了可折叠的结构形式。例如公开号为CN20698409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童车,包括具有展开使用状态和折叠收纳状态的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推杆和车架连接杆,所述后车架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前车架的中部,所述前车架的上部与所述推杆的下部通过可释放的锁定元件连接,所述后车架的下部安装有后轮,所述前车架的下部安装有前轮,所述车架连接杆的下部转动连接后车架,所述车架连接杆的上部通过销轴固定在所述推杆处。但此类结构中,一般都是两侧的车架进行折叠,在减小童车占用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不便于童车的收纳、存储以及搬运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侧的车架进行折叠,不便于童车的收纳、存储以及搬运携带的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1.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各侧架包括多个相互活动连接的部件,且各侧架自身具有相对的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所述连接架包括:/n可折叠的横撑架,所述横撑架与各侧架中的第一部件活动相连;/n两根斜撑杆,各斜撑杆一端与横撑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相应一侧架中的第二部件活动连接;/n同一侧架中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侧架切换状态时相对运动,并通过所述连接架带动各侧架沿童车结构宽度方向改变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侧架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之间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各侧架包括多个相互活动连接的部件,且各侧架自身具有相对的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所述连接架包括:
可折叠的横撑架,所述横撑架与各侧架中的第一部件活动相连;
两根斜撑杆,各斜撑杆一端与横撑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相应一侧架中的第二部件活动连接;
同一侧架中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侧架切换状态时相对运动,并通过所述连接架带动各侧架沿童车结构宽度方向改变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架至少包括两两相对转动配合的前脚、后脚、手把以及分别与这三者相连的联动组件,所述连接架至少包括连接在两个侧架的前脚之间的第一横撑架,以及连接在两个侧架的后脚之间的第二横撑架;所述两根斜撑杆一端分别与第一横撑架铰接,另一端分别铰接至两侧架的联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前脚连杆,一端与所述前脚铰接,另一端为第一联动端;
后脚连杆,一端与所述后脚铰接,另一端为第二联动端;
手把连杆,一端与所述手把铰接,另一端为第三联动端;
各联动端直接或间接的相互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三维折叠的童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和后脚两者顶部相互铰接,所述手把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手把和下手把,其中所述下手把与所述后脚的中部铰接;所述手把连杆包括:
上手把连杆,一端与所述上手把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脚的顶部铰接;
下手把连杆,一端与所述上手把连杆铰接,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三联动端。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聪泉赵国松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日星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