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力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60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力无纺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强力层、弹性支撑层和第二强力层;所述第一强力层和所述弹性支撑层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网,所述第二强力层和所述弹性支撑层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网,所述第一加强筋网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网为由碳纤维和芳纶纤维构成的横纵交错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一强力层、所述弹性支撑层、所述第二强力层、所述第一加强筋网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网之间通过衍缝线衍缝为一体,且在所述高强力无纺布上下表面形成若干个衍缝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强力无纺布结构设计合理,在加强筋网和衍缝格的双重作用下,无纺布结构稳固,具备优异的机械强度,断裂强力达到632.5N,断裂伸长率达到5.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力无纺布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力无纺布。
技术介绍
无纺布具备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和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目前,无纺布正广泛用于服装、日用品、过滤、医疗卫生用品等领域,但是在无纺布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的产品由于材料和结构的限制,存在强度低、易撕裂,且每层之间容易连接不牢固,使用寿命不长的缺陷。申请号CN201721912608.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度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包括防护层、无纺布外表层、支撑层、无纺布内表层和加强筋,所述支撑层位于所述无纺布内表层的上端,所述无纺布外表层位于所述支撑层的上端,所述防护层位于所述无纺布外表层的上端,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网层和第二网层,所述第一网层位于所述第二网层的上端,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无纺布本体的内部,所述加强筋以S形走势贯穿连接所述防护层、所述无纺布外表层、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无纺布内表层。该技术可以增强无纺布的强度,扩展无纺布的使用范围,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该无纺布的力学强度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力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力无纺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强力层、弹性支撑层和第二强力层;所述第一强力层和所述弹性支撑层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网,所述第二强力层和所述弹性支撑层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网,所述第一加强筋网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网为由碳纤维和芳纶纤维构成的横纵交错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一强力层、所述弹性支撑层、所述第二强力层、所述第一加强筋网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网之间通过衍缝线衍缝为一体,且在所述高强力无纺布上下表面形成若干个衍缝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力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力无纺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强力层、弹性支撑层和第二强力层;所述第一强力层和所述弹性支撑层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网,所述第二强力层和所述弹性支撑层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网,所述第一加强筋网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网为由碳纤维和芳纶纤维构成的横纵交错的网状结构;所述第一强力层、所述弹性支撑层、所述第二强力层、所述第一加强筋网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网之间通过衍缝线衍缝为一体,且在所述高强力无纺布上下表面形成若干个衍缝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力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层为芳纶-氨纶双组份复合纤维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力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纶-氨纶双组份复合纤维为皮芯结构或者并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强力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涛陈利军宋宝祥王亚飞刘双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亿茂滤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