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58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正上方设有凹型底座,所述凹型底座的一侧设有出油管,所述凹型底座上放置有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在位于凹型底座内部的位置周圈开有通孔,所述凹型底座的下端中部和底板之间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底板上位于底座的两侧均固接有立柱,两侧所述立柱上端之间固接有位于储料桶上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部插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下端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储料桶内部且固接有和储料桶相配合的压板,所述长杆上沿高度方向开有不少于一个的插孔,所述插孔上插接有限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购置成本较低,适用于小作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榨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
技术介绍
核桃油是采用核桃仁为原料,压榨而成的植物油,属于可食用油,核桃的油脂含量高达65%~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树上油库"的美誉。在国际市场上,核桃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同橄榄油一样备受消费者青睐核桃油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到压榨装置,通过将核桃仁放入到压榨装置中而得到核桃油,但传统的压榨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小作坊来说购买设备成本较高,负担不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购置成本较低,适用于小作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正上方设有凹型底座,所述凹型底座的一侧设有出油管,所述凹型底座上放置有储料桶,所述储料桶在位于凹型底座内部的位置周圈开有通孔,所述凹型底座的下端中部和底板之间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底板上位于底座的两侧均固接有立柱,两侧所述立柱上端之间固接有位于储料桶上方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部插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下端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储料桶内部且固接有和储料桶相配合的压板,所述长杆上沿高度方向开有不少于一个的插孔,所述插孔上插接有限位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使用时,将长杆向上移动,使得长杆下端的压板上升到储料桶的上方,然后将限位销插接到离连接板上端较近的插孔中,以此来固定长杆,然后将核桃仁从储料桶上端倒入,倒入完成后,将限位销从插孔中拨出,长杆和压板下降,待压板与储料桶中的核桃仁接触时,停止下降,然后在将限位销插接在离连接板下端较近的插孔中,以此来限制长杆上移,然后用手来回压动千斤顶一侧的手柄,使得千斤顶上端的顶杆伸出顶着底座和储料桶一起上升,而压板一直保持不动,致使核桃仁在压板下端一直背压缩,被挤出的油液通过通孔流到底座中,并行底座一侧的出油管不断的流出,待压榨结束后,松开千斤顶一侧的液压锁紧螺栓,在千斤顶上方重力的作用下,千斤顶顶杆下降,使得底座和储料桶回到原先的位置,然后再将限位销从插孔中拔出,用手向上拉动长杆,长杆带着压板一起上升,带长杆上升到储料桶上方时,再将限位销插接在离连接板上端较近的插孔中来固定长杆,然后将储料桶从底座上取下,并将储料桶内部被压缩后的核桃仁倒出即可,再次使用时按上述操作进行即可,设备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购置成本较低,且操作方便,使用与小作坊。作为改进,两侧所述立柱相对的内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均开有导槽,所述凹型底座的两侧均固接有插接在对应侧导槽中的导杆,所述导杆和导槽之间为间隙配合,在底座上升的过程中,导杆沿着导槽上升,给底座提供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提高装置整体的压榨稳定性。作为改进,所述凹型底座的下端中部固接有和千斤顶上端升降杆相配合的插套,所述千斤顶的下端通过螺丝固接在底板上,且上端顶杆插接在插套中,千斤顶上下连接都较为稳定,增加装置压榨整体稳定性。作为改进,所述出油管向下倾斜布置,方便凹型底座内的油液从出油管快速的流出,避免凹型底座内存油较多而从上端溢出,造成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的左视图。如图所示:1、底板,2、立柱,3、连接板,4、凹型底座,5、储料桶,6、长杆,7、压板,8、千斤顶,9、限位销,10、插孔,11、通孔,12、插套,13、导槽,14、导杆,15、手柄,16、出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正上方设有凹型底座4,所述凹型底座4的一侧设有出油管16,所述凹型底座4上放置有储料桶5,所述储料桶5在位于凹型底座4内部的位置周圈开有通孔11,凹型底座4内部是个凹槽,储料桶5的下端直接放置在凹槽中,且储料桶5周圈和凹槽内壁之间留有间距,方便被挤压出的油液从通孔11中流到凹型底座4的凹槽内,所述凹型底座4的下端中部和底板1之间设有千斤顶8,千斤顶8为液压千斤顶,所述千斤顶8的一侧设有手柄15,所述底板1上位于底座4的两侧均固接有立柱2,两侧所述立柱2上端之间固接有位于储料桶5上方的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中部插接有长杆6,所述长杆6的下端贯穿连接板3并延伸至储料桶5内部且固接有和储料桶5相配合的压板7,所述长杆6上沿高度方向开有不少于一个的插孔10,所述插孔10上插接有限位销9。两侧所述立柱2相对的内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均开有导槽13,所述凹型底座4的两侧均固接有插接在对应侧导槽13中的导杆14,所述导杆14和导槽13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凹型底座4的下端中部固接有和千斤顶8上端升降杆相配合的插套12,所述千斤顶8的下端通过螺丝固接在底板1上,且上端顶杆插接在插套12中。所述出油管16向下倾斜布置。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使用时,将长杆向上移动,使得长杆下端的压板上升到储料桶的上方,然后将限位销插接到离连接板上端较近的插孔中,以此来固定长杆,然后将核桃仁从储料桶上端倒入,倒入完成后,将限位销从插孔中拨出,长杆和压板下降,待压板与储料桶中的核桃仁接触时,停止下降,然后在将限位销插接在离连接板下端较近的插孔中,以此来限制长杆上移,然后用手来回压动千斤顶一侧的手柄,使得千斤顶上端的顶杆伸出顶着底座和储料桶一起上升,而压板一直保持不动,致使核桃仁在压板下端一直背压缩,被挤出的油液通过通孔流到底座中,并行底座一侧的出油管不断的流出,待压榨结束后,松开千斤顶一侧的液压锁紧螺栓,在千斤顶上方重力的作用下,千斤顶顶杆下降,使得底座和储料桶回到原先的位置,然后再将限位销从插孔中拔出,用手向上拉动长杆,长杆带着压板一起上升,带长杆上升到储料桶上方时,再将限位销插接在离连接板上端较近的插孔中来固定长杆,然后将储料桶从底座上取下,并将储料桶内部被压缩后的核桃仁倒出即可,再次使用时按上述操作进行即可,设备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购置成本较低,且操作方便,使用与小作坊。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正上方设有凹型底座(4),所述凹型底座(4)的一侧设有出油管(16),所述凹型底座(4)上放置有储料桶(5),所述储料桶(5)在位于凹型底座(4)内部的位置周圈开有通孔(11),所述凹型底座(4)的下端中部和底板(1)之间设有千斤顶(8),所述千斤顶(8)的一侧设有手柄(15),所述底板(1)上位于底座(4)的两侧均固接有立柱(2),两侧所述立柱(2)上端之间固接有位于储料桶(5)上方的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中部插接有长杆(6),所述长杆(6)的下端贯穿连接板(3)并延伸至储料桶(5)内部且固接有和储料桶(5)相配合的压板(7),所述长杆(6)上沿高度方向开有不少于一个的插孔(10),所述插孔(10)上插接有限位销(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正上方设有凹型底座(4),所述凹型底座(4)的一侧设有出油管(16),所述凹型底座(4)上放置有储料桶(5),所述储料桶(5)在位于凹型底座(4)内部的位置周圈开有通孔(11),所述凹型底座(4)的下端中部和底板(1)之间设有千斤顶(8),所述千斤顶(8)的一侧设有手柄(15),所述底板(1)上位于底座(4)的两侧均固接有立柱(2),两侧所述立柱(2)上端之间固接有位于储料桶(5)上方的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中部插接有长杆(6),所述长杆(6)的下端贯穿连接板(3)并延伸至储料桶(5)内部且固接有和储料桶(5)相配合的压板(7),所述长杆(6)上沿高度方向开有不少于一个的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贵张磊李聪方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喀什光华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