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薄膜挤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56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挤出装置,包括底座、挤压筒和挤压单元,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底座的上部开设有槽;挤压筒:所述挤压筒内部为中空且两端开口,挤压筒的侧面位于底座的槽上,且挤压筒的上侧面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孔,还包括挤出口和收集箱,所述挤出口为锥形,挤出口与挤压筒的左端部连接,所述收集箱的上部开口,收集箱与底座的左端部相接,挤出口位于收集箱的正上方,还包括第二固定杆和挡板,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在移动杆的上方,所述挡板固定于移动杆的左端,挡板穿过搅拌筒左右两侧面的通槽,挤压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包含滚动轨、第一电机和转动杆,该塑料薄膜挤出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薄膜挤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薄膜加工
,具体为一种塑料薄膜挤出装置。
技术介绍
包装用塑料膜生产方式主要为将聚丙烯、高密度乙烯等原料经螺杆挤出机挤出,经成膜机形成塑料膜。因此,塑料挤出成型机械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塑料薄膜加工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机种之一。现阶段的塑料薄膜挤出机目前以单螺杆挤出机应用最为广泛,通过螺杆将塑料颗粒由入料斗输送至挤出口,并在输送过程中由挤出机内部的加热装置对塑料颗粒进行加热使其熔解,熔解的塑料再通过模具时成型为所需要的薄膜形状,然而通过螺杆然而塑料颗粒在输送过程中易熔解粘接在挤出机的内壁及螺杆轴上,增大驱动的负荷,严重时还会引起设备的内部堵塞,造成机器故障,浪费生产时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塑料薄膜挤出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薄膜挤出装置,底座、挤压筒和挤压单元;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底座的上部开设有槽;>挤压筒:所述挤压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薄膜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挤压筒(3)和挤压单元(7);/n底座(1):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槽;/n挤压筒(3):所述挤压筒(3)内部为中空且两端开口,挤压筒(3)的侧面位于底座(1)的槽上,且挤压筒(3)的上侧面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孔;/n挤压单元(7):所述挤压单元(7)包含滚动轨(71)、第一电机(72)、转动杆(73)、固定轴(74)、转动内环(75)、移动杆(76)、第一固定杆(77)和挤压活塞(78),所述第一电机(72)的输出轴固定转动杆(73)的后端,所述转动杆(73)的前端固定固定轴(74)的后端,所述固定轴(74)的侧面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薄膜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挤压筒(3)和挤压单元(7);
底座(1):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底座(1)的上部开设有槽;
挤压筒(3):所述挤压筒(3)内部为中空且两端开口,挤压筒(3)的侧面位于底座(1)的槽上,且挤压筒(3)的上侧面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孔;
挤压单元(7):所述挤压单元(7)包含滚动轨(71)、第一电机(72)、转动杆(73)、固定轴(74)、转动内环(75)、移动杆(76)、第一固定杆(77)和挤压活塞(78),所述第一电机(72)的输出轴固定转动杆(73)的后端,所述转动杆(73)的前端固定固定轴(74)的后端,所述固定轴(74)的侧面转动连接转动内环(75),所述转动内环(75)的侧表面与滚动轨(71)的内表面接触,且转动内环(75)与滚动轨(71)滚动连接,所述滚动轨(71)的左侧表面通过移动杆(76)固定连接有挤压活塞(78),所述挤压活塞(78)与挤压筒(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右侧设有横杆,所述第一固定杆(77)有两个且底端均与横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77)的顶端设有滑槽,移动杆(76)与第一固定杆(77)顶端的滑槽滑动连接;
其中:还包括进料斗(4)和搅拌筒(5),所述进料斗(4)置于搅拌筒(5)的上端,所述搅拌筒(5)的底端与挤压筒(3)的上侧面的孔连接;
还包括挤出口(16)和收集箱(2),所述挤出口(16)为锥形,挤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商宏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