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可调式模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50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可调式模台,包括底模、前边模、后边模、右边模和左边模,所述前边模、后边模、右边模和左边模均设置于底模的顶部,前边模、后边模、右边模和左边模依次按照两两垂直相交围合形成一个能够制作预制叠合板的边框,还包括用于驱动前边模的电机、减速机、螺纹杆、螺纹杆和第一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边模和后边模的长度固定,前边模和后边模间距可调节,通过电机、减速机、螺纹杆、螺纹管和第一连接板调节前边模和后边模的间距,进而调节了生产叠合板长度,这样一个项目采用一套模台可生产多种规格的叠合板,大大提高了叠合板生产效率,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可调式模台
本技术涉及叠合板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可调式模台。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形势逐步变好,预制混凝土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建筑物质量、节约能源与资源,发展预制装配式技术是住宅产业化化的必由之路。预制构件模具的设计及制作方法是工业化部件制造的基础,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开发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快速高效生产的模具是十分必要的。预制叠合板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现在叠合板生产多为固定模台,一个项目生产过程中,若每种叠合板要设计一套模具,一栋楼就有一两百套模具,周转率低,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可调式模台,叠合板的前后边模采用同一种宽度,左右边模长度采用可调整的方式,这样一个项目即可采用一套模台生产多种规格的叠合板,大大提高了叠合板的生产效率和周转率。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可调式模台,包括底模、前边模、后边模、右边模和左边模,所述前边模、后边模、右边模和左边模均设置于底模的顶部,前边模、后边模、右边模和左边模依次按照两两垂直相交围合形成一个能够制作预制叠合板的边框;所述底模安装有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由电机驱动,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远离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螺丝与前边模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后边模的两端部分别与右边模和左边模连接,且连接处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与右边模和左边模螺纹连接,所述右边模和左边模均通过连接件和螺栓与后边模固定连接,所述后边模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螺栓相适配,所述右边模和左边模的顶部开设有与螺栓相适配的螺栓孔。为了将后边模的位置固定,同时将右边模和左边模的位置固定,优选的,所述后边模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后边模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丝,所述安装螺丝的底部与底模螺纹连接。为了连接件能够将右边模和左边模与后边模连接起来,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螺栓能够贯穿所述通孔。为了延长底模、前边模、后边模、右边模和左边模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底模、前边模、后边模、右边模和左边模均由钢材制成。为了更好的调节前边模和后边模间距,使得叠合板的规格符合要求,优选的,所述螺纹管的长度不小于八十厘米。为了进一步将右边模和左边模与后边模连接起来,并调节右边模和左边模的间距,优选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十个,相邻两个安装孔的间距等于两个螺栓之间的间距。通过将后边模安装在底模的顶部,再将右边模和左边模安装到后边模的两侧,然后通过电机带动减速机的输出轴转动,减速机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与螺纹管是螺纹连接,螺纹杆带动螺纹管前后运动,进而调节了前边模与后边模之间的间距,进而调节的生产叠合板的长度,结构简单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益效果,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前边模和后边模的长度固定,前边模和后边模间距可调节,通过电机、减速机、螺纹杆、螺纹管和第一连接板调节前边模和后边模的间距,进而调节了生产叠合板长度,这样一个项目采用一套模台可生产多种规格的叠合板,大大提高了叠合板生产效率和周转率,结构设计简单合理。2、本技术通过连接件和螺栓的配合使用,同时,通过在后边模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进而能够将右边模和左边模分别与后边模的两端连接,能够便于使用者调节右边模和左边模之间的间距,便于使用者生产不同规格尺寸的叠合板。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底模;2、前边模;3、后边模;301、安装孔;4、右边模;5、左边模;6、电机;7、减速机;8、螺纹杆;9、螺纹管;10、第一连接板;11、连接件;1101、第二连接板;1102、第三连接板;12、螺栓;13、固定板;14、安装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可调式模台,包括底模1、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均设置于底模1的顶部,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依次按照两两垂直相交围合形成一个能够制作预制叠合板的边框,通过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构成了一个生产叠合板的模具。底模1安装有电机6和减速机7,作为动力源用于带动螺纹杆8转动,减速机7由电机6驱动,减速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9,能够带动前边模2前后运动,调节前边模2与后边模3的间距,螺纹管9远离螺纹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第一连接板10通过螺丝与前边模2的外侧固定连接;后边模3的两端部分别与右边模4和左边模5连接,且连接处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件11,连接件11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12,螺栓12的底部与右边模4和左边模5螺纹连接,右边模4和左边模5均通过连接件11和螺栓12与后边模3固定连接,后边模3包括安装孔301,安装孔301与螺栓12相适配,右边模4和左边模5的顶部开设有与螺栓12相适配的螺栓孔,连接件11和螺栓12的配合使用,同时,通过在后边模3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301,进而能够将右边模4和左边模5分别与后边模3的两端连接,能够便于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可调式模台,包括底模(1)、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均设置于底模(1)的顶部,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依次按照两两垂直相交围合形成一个能够制作预制叠合板的边框;/n所述底模(1)的顶部还安装有电机(6)和减速机(7),所述减速机(7)由电机(6)驱动,所述减速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9),所述螺纹管(9)远离螺纹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所述第一连接板(10)通过螺丝与前边模(2)的外侧固定连接;/n所述后边模(3)的两端部分别与右边模(4)和左边模(5)连接,且连接处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12),所述螺栓(12)的底部与右边模(4)和左边模(5)螺纹连接,所述右边模(4)和左边模(5)均通过连接件(11)和螺栓(12)与后边模(3)固定连接,所述后边模(3)包括安装孔(301),所述安装孔(301)与螺栓(12)相适配,所述右边模(4)和左边模(5)的顶部开设有与螺栓(12)相适配的螺栓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板生产用可调式模台,包括底模(1)、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均设置于底模(1)的顶部,前边模(2)、后边模(3)、右边模(4)和左边模(5)依次按照两两垂直相交围合形成一个能够制作预制叠合板的边框;
所述底模(1)的顶部还安装有电机(6)和减速机(7),所述减速机(7)由电机(6)驱动,所述减速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8),所述螺纹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9),所述螺纹管(9)远离螺纹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所述第一连接板(10)通过螺丝与前边模(2)的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后边模(3)的两端部分别与右边模(4)和左边模(5)连接,且连接处的顶部均设置有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12),所述螺栓(12)的底部与右边模(4)和左边模(5)螺纹连接,所述右边模(4)和左边模(5)均通过连接件(11)和螺栓(12)与后边模(3)固定连接,所述后边模(3)包括安装孔(301),所述安装孔(301)与螺栓(12)相适配,所述右边模(4)和左边模(5)的顶部开设有与螺栓(12)相适配的螺栓孔。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龙陆亚珍王志刚屈俊峰吴战飞吴彬孟宇航崔安平田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龙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