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进发专利>正文

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498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包括一横杆及至少一切削构造,其中切削构造与横杆相接,横杆贯穿一套孔,旋削单元的重心位于通过套孔的中心的一轴线,且轴线与横杆通过两端的长轴垂直。旋切取孔器选择装设相应规格的旋削单元,可快速且容易地改变所欲加工形成圆孔的孔径,使用方便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材旋切加工取孔的刀具;特别是指一种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
技术介绍
旋切取孔器是一种用于对木质或金属板材加工,使板材形成圆孔的刀具,旋切取孔器主要包含一主体、一标尺杆、一中心钻、二刀座及二切削刀,其中,主体侧向贯穿一贯孔,标尺杆表面形成有标尺刻度,标尺杆轴穿贯孔,主体的轴心通过标尺杆的中央,主体锁设一第一螺栓,第一螺栓迫紧标尺杆,据此定位主体,中心钻的柄部插入主体,主体锁设一第二螺栓,第二螺栓迫紧柄部,使柄部与主体结合,各刀座分别设于标尺杆,主体位于各刀座之间,各刀座分别用于设置各切削刀,各刀座可以分别沿着标尺杆滑动,改变各切削刀与中心钻的距离。欲在板材装设各式嵌灯、警报器、侦烟器或其他各种装置时,作业人员依据预备装设装置的规格,决定加工形成圆孔的半径,调节各刀座分别沿着标尺杆滑动,使各切削刀与中心钻的轴心距离恰等于圆孔的半径,此时,标尺杆上的刻度成为作业人员判断各切削刀与中心钻轴心的距离的依据。配合欲加工形成圆孔的半径调节各刀座位移时,作业人员需要分别将各刀座准确地移动至相应的刻度处,再将各刀座分别锁定于标尺杆,若各刀座未能对准相应的刻度,使得中心钻的轴心偏离各切削刀之间的中点,执行旋切取孔作业时,旋切取孔器容易发生重心偏斜的现象,影响加工所得圆孔的形状、尺寸及定位,对于作业人员来说也容易形成安全上的危害。滑动各刀座与相应的刻度对准时,环境条件、作业人员视力及专注度等因素,对于各刀座是否精确地对准相应的刻度造成影响,尤其对于从事室内木工装修工作的人员来说,工作环境经常处在光线较为不足的状态,各种工具或加工刀具的表面也常常沾染着细微的木质粉尘或细屑,对于各刀座是否对准相应刻度的判读也形成不利影响。再者,纵使前后数次分别使用旋切取孔器加工形成多个圆孔的孔径均相同,但若各次圆孔加工作业间隔若干时间,操作人员仍需要在使用前,再次判读确认各刀座是否偏离相应刻度,使用的方便性有待提升。另有一种单刀座式的旋切取孔器,其构成概与前述旋切取孔器相同,主要不同在于,单刀座式旋切取孔器仅于中心钻与标尺杆的一端之间设有一刀座,标尺杆的另一端则依据刀座位于标尺杆的位置,设置一配重块,使标尺杆两端的重量平衡,但是,调节变动刀座的定位时,也需要配合更换相应重量的配重块,单刀座式旋切取孔器同样存在着使用方便性有待改善提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系包括一横杆及至少一切削构造,其中横杆系长形杆体,用于结合旋切取孔器之驱动单元,切削构造与横杆相接,切削构造设有一切削刃部,横杆贯穿一套孔,套孔形成于各切削构造之间,且套孔与各切削构造的距离相等,旋削单元的重心位于通过套孔的中心的一轴线,且轴线与横杆通过两端的长轴垂直。本技术之主要效果与优点,系在于欲对板材加工形成一圆孔时,根据圆孔的半径,选取相应规格尺寸的旋削单元,将旋切取孔器之中心钻轴穿通过套孔,使得驱动单元与旋削单元结合,即可对板材加工形成圆孔,可快速且容易地改变所欲加工形成圆孔的孔径,使用方便性高,且加工形成圆孔的孔径误差值,能够获得有效且精准地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图;图2是利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构成旋切取孔器之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图4是利用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构成旋切取孔器之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系本技术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的第一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之限制。旋削单元30包括一横杆32及二切削构造34,其中横杆32系长形杆体,横杆32垂直贯穿一套孔322,各切削构造34分别与横杆32的两端相接,据使套孔322形成于各切削构造34之间,各切削构造34分别设有一切削刃部342,令一虚拟的轴线Z-Z通过套孔322的中心,且轴线Z-Z与横杆32通过两端的长轴X-X垂直,套孔322与各切削构造34的距离相等,使得旋削单元30的重心位于轴线Z-Z。如图2所示,利用前述第一实施例构成的旋切取孔器,包括一驱动单元1、一中心钻20及旋削单元30,其中,驱动单元1用于连接一动力工具(图中未示),据使驱动单元1受动力工具掣动旋转,驱动单元1设有一主体10,中心钻20的钻柄22轴入主体10,据使中心钻20与主体10轴接,结合于驱动单元1之主体10的中心钻20轴穿套孔322,且主体10与横杆32相接。利用具有第一实施例的旋切取孔器对板材加工形成一圆孔时,根据圆孔的半径,选取套孔322与各切削构造34之间具有相应距离的旋削单元30,将中心钻20轴穿通过套孔322,且主体10与横杆32相接,使得驱动单元1与旋削单元30结合,即可利用动力工具掣动驱动单元1,进而在板材加工形成圆孔。对板材加工另一个具有不同孔径的圆孔时,则可将旋削单元30与驱动单元1分离,选取套孔322与各切削构造34之间的距离与欲形成圆孔的半径相应的另一个旋削单元30与驱动单元1结合,即可遂行不同孔径的圆孔加工作业。执行圆孔加工的作业人员并不需要根据圆孔的孔径,调节各切削构造34与中心钻20的距离,只需选择相应规格型号的旋削单元30装设于驱动单元1,自数个旋削单元30中选取相应规格及型号的旋削单元30,作业人员所需付出的注意力,远低于调节现有旋切取孔器的刀座,即便在光线不足的工作环境或器具表面沾染各种粉尘的情况下,也能够快速、准确且轻易地完成相应旋削单元30的选取及更换安装,使用方便性高。从另一方面来说,可以在具有良好条件的生产环境,运用各种精密度及妥善率高的量具、模具、治具及各种加工设备,依据加工各种孔径圆孔的需要,制造多种不同规格的旋削单元30,旋削单元30所能加工形成圆孔的孔径误差值,能够获得有效且精准地控制,远较现有旋切取孔器依赖现场作业人员的肉眼读取刻度并调节旋削单元位移更为可靠。旋削单元30的重心位于通过套孔322中心的轴线Z-Z,加工圆孔时不会发生重心偏移现象,据此,各切削构造34不限于仅能与横杆32的两端相接,各切削构造34亦可选择分别设于套孔322与横杆32两端之间。第二实施例是本技术应用于单刀形式旋切取孔器的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依据第一实施例变化而得。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所例示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80,包括一横杆82及一切削构造84,其中横杆82系长形杆体,横杆82长轴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821及一第二端822,横杆82垂直贯穿一套孔823,切削构造84与横杆82的第二端822相接,切削构造84设有一切削刃部842,套孔823形成于第一端821与切削构造84之间,且套孔823与第一端821的距离大于套孔823与切削构造84的距离,令一虚拟的轴线Z-Z通过套孔823的中心,且轴线Z-Z与横杆82通过第一端821及第二端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横杆及二切削构造,其中横杆系长形杆体,用于结合旋切取孔器之驱动单元,各切削构造分别与横杆相接,各切削构造分别设有一切削刃部,横杆贯穿一套孔,套孔形成于各切削构造之间,且套孔与各切削构造的距离相等,旋削单元的重心位于通过套孔的中心的一轴线,且轴线与横杆通过两端的长轴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4 TW 1081193131.一种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横杆及二切削构造,其中横杆系长形杆体,用于结合旋切取孔器之驱动单元,各切削构造分别与横杆相接,各切削构造分别设有一切削刃部,横杆贯穿一套孔,套孔形成于各切削构造之间,且套孔与各切削构造的距离相等,旋削单元的重心位于通过套孔的中心的一轴线,且轴线与横杆通过两端的长轴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其特征在于各切削构造分别与横杆两端相接。


3.一种旋切取孔器之旋削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横杆及一切削构造,其中横杆系长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进发许曜显许晃铭
申请(专利权)人:高进发许曜显许晃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