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钻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36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钻铣床,涉及钻铣设备,旨在解决工件加工时采用目测的方式对工件进行校准,而降低工件加工精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工作台的顶面上滑动连接有两块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板,夹板的顶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刻度标,夹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用于指示刻度标的指示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板上的指示件以及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的校准杆,从而确保每件工件加工的位置的精度,通过驱动丝杆带动螺母座移动,使与螺母座铰接的连接件带动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能对工件进行夹持,使工件牢固的固定在工作台上,不易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工件加工的精度和工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钻铣床
本技术涉及钻铣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钻铣床。
技术介绍
铣钻床适用于各种中小型零件加工,特别是有色金属材料、塑料、尼龙的切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等优点。铣钻床广泛用于单件或是成批的机械制造、仪表工业、建筑装饰和修配部门。公开号为CN20199777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立式铣钻床,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有底座,底座后部有圆立柱、齿条,圆立柱上部有主轴箱座、主轴箱座正面,圆立柱下部转动套装有转座,转座内有蜗轮与齿条啮合,转座顶部的滑轨上安装有滑块,工作台设置于滑座顶部。上述方案中通过转座可实现工作台的升降,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但是由于工作台移动过程中只是通过目测去定位工件预钻孔位置,这样容易造成定位不准确,从而造成工件加工精度降低。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钻铣床,通过夹板上的指示件以及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的校准杆,能对放置台上的工件进行校准并记录加工的位置,从而确保每件工件加工的位置的精度,并且通过驱动丝杆带动螺母座移动,且通过与螺母座铰接的连接件带动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能对工件进行夹持,进而使工件牢固的固定在工作台上,不易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提高工件加工的精度和工件的品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钻铣床,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上滑动连接有两块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板,所述夹板的顶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刻度标,所述夹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用于指示刻度标的指示件,所述夹板的底端连接有用于调节两块夹板之间间距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在加工工件时,首先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通过滑动夹板上端的指示标,对工件待加工的位置进行校准,然后通过驱动组件对夹板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对工件起到夹持的作用,使工件牢固的放置在工作台上,方便人们对工件后续的加工,并且通过刻度标以及指示件,能对工件起到校准定位作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目测的方式对加工位置进行确定而影响工件加工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丝杆以及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杆上的两块螺母座,所述驱动丝杆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块所述螺母座分别螺纹连接驱动丝杆的两段螺纹段上,所述螺母座与夹板的底端铰接有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丝杆带动螺母座进行元旦,由于驱动丝杆具有良好的精度,且螺母座与夹板之间铰接有传动组件,从而在驱动丝杆以及传动组件的作用下,使相邻的两块夹板能相互靠近或远离,对夹板起到较好的夹持作用,由于驱动丝杆具有自锁能力,使夹板牢固的位于工作台上,不易在加工工件时出现偏移松动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传动组件包括若干与螺母座铰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螺母座的一端通过滑销与夹板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使螺母座和夹板进行连接,且若干连接杆与两块螺母座组成剪叉臂的结构,能在螺母座移动时,能带动夹板平稳的在工作台上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内开设有沿工作台长度方向设置的通槽,所述通槽用于容纳驱动丝杆和连接杆,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上开设有与通槽连通且用于容纳滑销的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槽使得驱动丝杆和连接杆进行容纳,能对驱动丝杆进行保护,防止工件加工时产生的碎屑直接掉落在驱动丝杆上,从而影响螺母座的移动,并且通过导向槽的设置,使得滑销能通过导向槽对夹板产生导向作用,从而使夹板能沿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对工件起到夹持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指示件呈L形,所述指示件的竖直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指示件的水平端指向相邻夹板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夹板的顶端开设滑槽,使得呈L形的指示件能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对指示件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方便对指示件的调节,对工件加工的位置坐标起到校准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的纵截面呈T字形,所述滑槽的水平部朝向工作台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的纵截面呈T字形,且滑槽的水平部朝向工作台方向设置,从而当指示件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时,能避免指示件纵向从滑槽内移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块所述夹板朝向相邻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另一块所述夹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一块夹板上固定导向杆,且在另一块的夹板上开设容纳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在两块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时,通过导向杆对夹板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加强相邻两块夹板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而使夹板能牢固的将工件夹持在两夹板之间,避免工件在加工时出现移动,从而提高了对工件加工的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固定连接有校准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导向杆上设置套筒,从而使固定连接在套筒上的校准杆能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配合夹板上的指示件,对工件进行经纬方向的校准,提高工件加工时的精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夹板上的指示件以及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的校准杆,能对放置台上的工件进行校准并记录加工的位置,从而确保每件工件加工的位置的精度,并且通过驱动丝杆带动螺母座移动,且通过与螺母座铰接的连接件带动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能对工件进行夹持,进而使工件牢固的固定在工作台上,不易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提高工件加工的精度和工件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工作台的爆炸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的C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夹板;3、指示件;4、驱动丝杆;5、螺母座;6、连接杆;7、滑销;8、通槽;9、导向槽;10、滑槽;11、导向杆;12、导向孔;13、套筒;14、校准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新型钻铣床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内开设有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设置的通槽8,通槽8用于容纳驱动丝杆4和连接杆6,驱动丝杆4转动连接在通槽8内,并且转动丝杆上设有旋向相反的两段螺纹段,且螺母座5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杆4上,并且螺母座5的底端贴于通槽8侧壁且滑动连接在通槽8内,驱动丝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手轮作为用于带动驱动丝杆4转动的驱动件,并且螺母座5的两侧与两根连接杆6铰接,使得连接杆6转动连接在螺母座5上,并且连接杆6远离螺母座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销7,且滑销7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上的导向槽9内,并且滑销7的顶端与夹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驱动丝杆4和螺母座5组成驱动组件,且使连接杆6和滑销7组成传动组件,带动两块平行设置的夹板2能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钻铣床,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上滑动连接有两块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板(2),所述夹板(2)的顶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刻度标,所述夹板(2)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用于指示刻度标的指示件(3),所述夹板(2)的底端连接有用于调节两块夹板(2)之间间距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钻铣床,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上滑动连接有两块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板(2),所述夹板(2)的顶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阵列分布的刻度标,所述夹板(2)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用于指示刻度标的指示件(3),所述夹板(2)的底端连接有用于调节两块夹板(2)之间间距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钻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丝杆(4)以及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杆(4)上的两块螺母座(5),所述驱动丝杆(4)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块所述螺母座(5)分别螺纹连接驱动丝杆(4)的两段螺纹段上,所述螺母座(5)与夹板(2)的底端铰接有传动组件,所述驱动丝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驱动丝杆(4)转动的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钻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若干与螺母座(5)铰接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远离螺母座(5)的一端通过滑销(7)与夹板(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钻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竺惠民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民琼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