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34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等结构的改良。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轮毂无防抱死传感器,刹车时,轮毂容易打滑,并且轮毂内部自润滑效果不高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法兰盘(1),法兰盘上连接有轮毂内圈(2),内圈一端设有齿圈(3),内圈外围连接有外圈(4),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动体(5),外圈内侧设有对称的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有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其特征是所述的齿圈(3)连接有环型无源ABS传感器(6)。(*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轮毂轴承单元是一种汽车悬挂系统中的零部件,它一般是作为汽车车轮的支承,具备传递扭矩基本功能。但普通的轮毂轴承单元装配比较复杂,无法起到防尘和润滑的作用,并且车辆刹车时无法控制车轮防抱死以及进行防滑调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非驱动轮轮毂轴承组件(公开号CN 2451368Y),其包括法兰盘,设于其上的滚珠和置于其外的轮毂内圈与轮毂外圈,轮毂内圈后端的法兰盘上设有调节槽,其上设有调节块,且在调节槽的后端设有支撑环。但这种结构的轮毂无防抱死传感器,刹车时,轮毂容易打滑,并且轮毂内部自润滑效果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轮毂无防抱死传感器,刹车时,轮毂容易打滑,并且轮毂内部自润滑效果不高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包括法兰盘,法兰盘上连接有轮毂内圈,内圈一端设有齿圈,内圈外围连接有外圈,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动体,外圈内侧设有对称的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有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其特征是所述的齿圈连接有环型无源ABS传感器。环型无源ABS传感器的结构,可由传感组件组成,其齿圈与内圈大端面过盈配合,在车辆产生速度时,齿圈转动切割磁力线,输出电压信号,从而控制车轮防抱死。外圈内侧的双沟道中可以填充填油脂,从而产生终身自润滑的效果。滚动体可以是钢球。作为优选,所述的法兰盘一端设有螺母,螺母紧靠内圈大端面,可以防止内圈轴向位移。作为优选,所述的法兰盘颈部设有多个台阶,轴颈部设有密封台阶,密封台阶与外圈之间连接有密封圈。密封台阶与密封圈配合,能够起到防尘密封、终身自润滑的作用。因此,本技术具有ABS防抱死传感器结构紧凑、增益大,信号不随载荷而变化,刹车时轮毂不打滑,并且轮毂内部自润滑效果较好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如图1、图2,有一个法兰盘1,法兰盘上连接有轮毂内圈2,内圈一端设有齿圈3,齿圈连接有环型无源ABS传感器6,环型无源ABS传感器的结构,可由传感组件组成,其齿圈与内圈大端面过盈配合。法兰盘1一端设有螺母8,螺母紧靠内圈2大端面,防止内圈轴向位移。法兰盘1颈部设有多个台阶1-1,轴颈部设有密封台阶,密封台阶与外圈4之间连接有密封圈7,密封圈组件通过骨架与轮毂外圈的密封口径过盈配合,骨架上附有多唇橡胶密封结构,多唇橡胶与法兰盘密封台阶接触。内圈外围连接有带凸缘的外圈4,外圈的端面设有4个带螺纹的螺栓孔,并且内侧设有对称的双沟道,双沟道中填充有填油脂,从而产生终身自润滑的效果。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钢球5,双沟道截面的接触面有与钢球相配的圆弧面。车辆产生速度时,法兰盘1转动,齿圈3随之转动,通过切割磁力线,产生并输出电压信号,输出的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和振幅与车轮速度有关,这些信号通过传感器提供给ABS电脑控制系统,从而控制车轮刹车时防抱死以及进行防滑调节。因此本轮毂轴承单元结构紧凑、增益大,信号不遂载荷而变化,适用于非驱动轮轮毂轴承单元。权利要求1.一种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包括法兰盘(1),法兰盘上连接有轮毂内圈(2),内圈一端设有齿圈(3),内圈外围连接有外圈(4),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动体(5),外圈内侧设有对称的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有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其特征是所述的齿圈(3)连接有环型无源ABS传感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的法兰盘(1)一端设有螺母(8),螺母紧靠内圈(2)大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的法兰盘(1)颈部设有多个台阶(1-1),轴颈部设有密封台阶,密封台阶与外圈(4)之间连接有密封圈(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等结构的改良。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轮毂无防抱死传感器,刹车时,轮毂容易打滑,并且轮毂内部自润滑效果不高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法兰盘(1),法兰盘上连接有轮毂内圈(2),内圈一端设有齿圈(3),内圈外围连接有外圈(4),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动体(5),外圈内侧设有对称的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有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其特征是所述的齿圈(3)连接有环型无源ABS传感器(6)。文档编号G01P3/42GK2799293SQ200520101319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素娟, 马义太, 周旭 申请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环型无源传感器的轮毂轴承单元,包括法兰盘(1),法兰盘上连接有轮毂内圈(2),内圈一端设有齿圈(3),内圈外围连接有外圈(4),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滚动体(5),外圈内侧设有对称的双沟道,其截面的接触面有与滚动体相配的圆弧面,其特征是所述的齿圈(3)连接有环型无源ABS传感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娟马义太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