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及自动卷管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32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及自动卷管焊接装置,涉及焊管加工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平板成管状之后在输送过程中其拼接缝容易发生小幅度的摆动,使得激光焊接装置在对管材的拼接缝焊接时容易发生偏差,导致管材的质量较低甚至报废的问题;其包括:固定板;第一支撑板;纠偏丝杆,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支撑板,纠偏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第二支撑板上且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驱动电机,设于一第二支撑板上且输出轴与纠偏丝杆的一端连接;滑移块,套设于纠偏丝杆上且与纠偏丝杆螺纹连接;焊枪连接于滑移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调节焊枪的位置使焊枪焊接时与管材的拼接缝对齐,提高了管材焊接成型后的质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及自动卷管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焊管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及自动卷管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焊接钢管也称焊管,是用钢板或带钢经过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钢管;焊接钢管按焊缝的形式分为直缝焊管和螺旋焊管。如公布号为CN2073093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长管自动卷管激光焊接装置,包括固定工作台,所述固定工作台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板材输送机构、卷管压轮机构、管材定位机构和校直机,所述固定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板材输送机构、卷管压轮机构、管材定位机构和校直机均与动力机构电连接,所述管材定位机构正上方设置有激光焊接头机构。该长管自动卷管激光焊接装置通过依次相邻设置的送料工序、滚压工序、焊接工序、校直工序可完成从平板到成形管材的自动加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平板成管状之后在输送过程中其拼接缝容易发生小幅度的摆动,使得激光焊接装置在对管材的拼接缝焊接时容易发生偏差,导致管材的质量较低甚至报废,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应用于自动卷管焊接装置上,该自动卷管焊接装置具有固定工作台(21)和焊枪(22),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板(11),设于固定工作台(21)上且横跨于管材(3)的上方;/n第一支撑板(12),设于固定板(11)上且横跨于管材(3)的上方;/n纠偏丝杆(13),设于第一支撑板(12)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支撑板(14),所述纠偏丝杆(1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第二支撑板(14)上且与第二支撑板(14)转动连接;/n驱动电机(15),设于一第二支撑板(14)上且输出轴与纠偏丝杆(13)的一端连接;/n滑移块(16),套设于纠偏丝杆(13)上且与纠偏丝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应用于自动卷管焊接装置上,该自动卷管焊接装置具有固定工作台(21)和焊枪(22),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板(11),设于固定工作台(21)上且横跨于管材(3)的上方;
第一支撑板(12),设于固定板(11)上且横跨于管材(3)的上方;
纠偏丝杆(13),设于第一支撑板(12)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支撑板(14),所述纠偏丝杆(1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第二支撑板(14)上且与第二支撑板(14)转动连接;
驱动电机(15),设于一第二支撑板(14)上且输出轴与纠偏丝杆(13)的一端连接;
滑移块(16),套设于纠偏丝杆(13)上且与纠偏丝杆(13)螺纹连接;
所述焊枪(22)连接于滑移块(1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片(17);所述引导片(1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第二支撑板(14)远离第一支撑板(12)的一侧,所述滑移块(16)远离第一支撑板(12)的一侧设有第一夹块(161),所述第一夹块(161)远离滑移块(16)的一侧设有第二夹块(162),所述第一夹块(161)与所述第二夹块(162)配合形成供引导片(17)穿设的引导孔(1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块(162)远离第一夹块(161)的一侧设有连接板(164),所述连接板(164)远离第二夹块(162)的一侧设有朝向管材定位机构设置的连接臂(165),所述焊枪(22)固定于连接臂(165)远离连接板(16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65)远离第二夹块(162)的一侧设有抱紧焊枪(22)的抱箍(16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166)靠近连接臂(165)的一侧设有通过螺栓与螺母转动连接于连接臂(165)上的调节臂(16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焊接纠偏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固定板(11)靠近第一支撑板(12)一侧的第一调节组件(18);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18)包括:
第一基板(181),固定于第一支撑板(12)靠近固定板(11)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板(18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支撑块(1811);
第一丝杆(18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永红王一钢周耀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鼎特种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