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食海蜇漂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7183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即食海蜇漂洗装置,特别涉及海蜇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支撑腿、移动槽、螺杆、变速器、驱动电机、滚珠、移动块、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连接杆、气缸、清洗外筒、清洗内筒、固定块、排水口、水箱、水泵、喷淋箱、喷头,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所述连接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卡块,所述连接块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实现固定,所述移动槽底部通过支撑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螺杆上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端与所述清洗外筒底部固定相连。既提高海蜇的漂洗效果,又可以提高海蜇的漂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即食海蜇漂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蜇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于一种即食海蜇漂洗装置。
技术介绍
海蜇又名水母,白皮子主产于中国东南沿海。8~9月间,海蜇常成群浮游于海面,有时被冲击而搁浅在海滩,捕捞时,先用长标刺穿其伞体,然后用网捕获。捕后用石灰、明矾浸制。再榨去其体中水分,洗净,盐渍。一般伞体部和口腕部分开加工,口腕部俗称“海蜇头”,伞部俗称“海蜇皮”。在即食海蜇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海蜇进行漂洗,现有的海蜇漂洗装置漂洗效果差,漂洗效率低,不能满足海蜇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即食海蜇漂洗装置,克服了现有的海蜇漂洗装置漂洗效果差,漂洗效率低,不能满足海蜇的生产需求的缺点。(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即食海蜇漂洗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腿、移动槽、螺杆、变速器、驱动电机、滚珠、移动块、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连接杆、气缸、清洗外筒、清洗内筒、固定块、排水口、水箱、水泵、喷淋箱、喷头,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设有所述清洗外筒,所述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即食海蜇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腿(2)、移动槽(3)、螺杆(4)、变速器(5)、驱动电机(6)、滚珠(8)、移动块(9)、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连接杆(12)、气缸(13)、清洗外筒(14)、清洗内筒(15)、固定块(16)、排水口(17)、水箱(19)、水泵(20)、喷淋箱(21)、喷头(22),所述第一支撑柱(10)与所述第二支撑柱(11)之间设有所述清洗外筒(14),所述清洗外筒(14)一侧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柱(10)一侧,所述清洗外筒(14)另一侧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柱(11)一侧,所述清洗外筒(14)底部设有所述排水口(17),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即食海蜇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腿(2)、移动槽(3)、螺杆(4)、变速器(5)、驱动电机(6)、滚珠(8)、移动块(9)、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连接杆(12)、气缸(13)、清洗外筒(14)、清洗内筒(15)、固定块(16)、排水口(17)、水箱(19)、水泵(20)、喷淋箱(21)、喷头(22),所述第一支撑柱(10)与所述第二支撑柱(11)之间设有所述清洗外筒(14),所述清洗外筒(14)一侧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柱(10)一侧,所述清洗外筒(14)另一侧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柱(11)一侧,所述清洗外筒(14)底部设有所述排水口(17),所述清洗外筒(14)上方的所述第一支撑柱(10)与所述第二支撑柱(11)之间固定有所述连接杆(12),所述清洗外筒(14)内设有所述清洗内筒(15),所述清洗内筒(15)外壁设有过滤网(151),所述清洗内筒(15)两侧外壁上均设有所述固定块(16),所述连接杆(12)上设有两个所述气缸(13),每个所述气缸(13)的活塞杆(131)均朝下设置,所述活塞杆(131)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块(23),所述固定块(16)上设有卡块(24),所述连接块(23)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卡块(24)相匹配的卡槽(231),所述连接块(23)与所述固定块(16)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5)实现固定,所述连接杆(12)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碧香邱舒琼邱威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