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96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包括净化结构、连接结构、通风管、过滤结构和驱动结构,所述净化结构与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通风管连接,所述通风管与过滤结构连接,所述过滤结构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多个套管和连接杆及苔藓层,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呈漏斗状安装的连接管和环形卡圈,所述卡圈安装在套管与连接管之间,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海绵层、活性炭层和纱布层,所述驱动结构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扇叶,通过对通风口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及净化,通过苔藓的净化效果,减少空气中细菌的产生,提高抗菌性能,从而提高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子生物
,具体为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中心是分子遗传学)和蛋白质-脂质体系。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的数据精确性,需要保证实验环境处在相对无菌的环境中,但仍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除菌处理,现有的实验室用抗菌装置,其结构较为简单,即在通风装置中安装过滤装置,减少灰尘等颗粒物的进入,此种方法并不能有效的降低细菌的产生,造成抗菌效果变差,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抗菌通风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能够提高通风装置的通风性能的同时提高其抗菌性能,减少细菌的产生,从而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数据准确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包括净化结构、连接结构、通风管、过滤结构和驱动结构,所述净化结构与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与通风管连接,所述通风管与过滤结构连接,所述过滤结构与驱动结构连接,所述净化结构包括多个套管和连接杆及苔藓层,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呈漏斗状安装的连接管和环形卡圈,所述卡圈安装在套管与连接管之间,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海绵层、活性炭层和纱布层,所述驱动结构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扇叶。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多个所述套管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苔藓层安装在套管的外壁。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管与套管之间通过卡圈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管与通风管之间通过卡圈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通风管与过滤结构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通风管为铝合金管。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海绵层、活性炭层和纱布层均安装在过滤结构内腔,所述纱布层的底部与活性炭层连接,所述活性炭层的底部与海绵层连接。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扇叶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壁安装由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过滤结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时,为了保证实验的数据精确性,需要保证实验环境处在相对无菌的环境中,但仍需要对实验环境进行除菌处理,现有的实验室用抗菌装置,其结构较为简单,即在通风装置中安装过滤装置,减少灰尘等颗粒物的进入,此种方法并不能有效的降低细菌的产生,造成抗菌效果变差,不利于使用,本申请文件中,通过对通风口输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及净化,通过苔藓的净化效果,减少空气中细菌的产生,提高抗菌性能,从而提高抗菌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的净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的过滤结构示意图。图中:100净化结构、110连接结构、120通风管、130过滤结构、131海绵层、132活性炭层、133纱布层、140驱动结构、150连接杆、160苔藓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请参阅图1-3,包括净化结构100、连接结构110、通风管120、过滤结构130和驱动结构140,净化结构100与连接结构110连接,连接结构110与通风管120连接,通风管120与过滤结构130连接,过滤结构130与驱动结构140连接,净化结构100包括多个套管和连接杆150及苔藓层160,连接结构110包括呈漏斗状安装的连接管和环形卡圈,卡圈安装在套管与连接管之间,过滤结构130包括海绵层131、活性炭层132和纱布层133,驱动结构140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安装有扇叶。请再次参阅图1,多个套管之间通过连接杆150连接,苔藓层160安装在套管的外壁,具体的,套管之间通过连接杆150连接可以有效的提高套管的稳定性,方便苔藓层160的安装,苔藓层160由苔藓铺设而成,包括供水机构,方便苔藓的养殖。请再次参阅图1,连接管与套管之间通过卡圈螺纹连接,连接管与通风管120之间通过卡圈螺纹连接,具体的,螺纹连接方便连接管与套管之间安装与拆卸。请再次参阅图1,通风管120与过滤结构130之间螺纹连接,通风管120为铝合金管,具体的,铝合金管可以有效的提高通风管120的使用寿命,减少后续维修维护费用。请再次参阅图3,海绵层131、活性炭层132和纱布层133均安装在过滤结构130内腔,纱布层133的底部与活性炭层132连接,活性炭层132的底部与海绵层131连接,具体的,过滤结构130用于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减少颗粒物等杂质的进入。请再次参阅图1,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扇叶连接,驱动电机的外壁安装由固定板,固定板与过滤结构130连接,具体的,驱动电机驱动扇叶的转动,将外部空气输入到过滤结构130中,实现空气过滤的目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装置安装在实验室的通风孔处,驱动结构140驱动空气进入到过滤结构130中,过滤结构130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结构(100)、连接结构(110)、通风管(120)、过滤结构(130)和驱动结构(140),所述净化结构(100)与连接结构(110)连接,所述连接结构(110)与通风管(120)连接,所述通风管(120)与过滤结构(130)连接,所述过滤结构(130)与驱动结构(140)连接,所述净化结构(100)包括多个套管和连接杆(150)及苔藓层(160),所述连接结构(110)包括呈漏斗状安装的连接管和环形卡圈,所述卡圈安装在套管与连接管之间,所述过滤结构(130)包括海绵层(131)、活性炭层(132)和纱布层(133),所述驱动结构(140)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扇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结构(100)、连接结构(110)、通风管(120)、过滤结构(130)和驱动结构(140),所述净化结构(100)与连接结构(110)连接,所述连接结构(110)与通风管(120)连接,所述通风管(120)与过滤结构(130)连接,所述过滤结构(130)与驱动结构(140)连接,所述净化结构(100)包括多个套管和连接杆(150)及苔藓层(160),所述连接结构(110)包括呈漏斗状安装的连接管和环形卡圈,所述卡圈安装在套管与连接管之间,所述过滤结构(130)包括海绵层(131)、活性炭层(132)和纱布层(133),所述驱动结构(140)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安装有扇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用抗菌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套管之间通过连接杆(150)连接,所述苔藓层(160)安装在套管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冯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