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敏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82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包括椅座、靠背和支撑座,椅座与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压缸装置,椅座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扶手内开设有沿着扶手轴向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可前后滑动的滑块,滑块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前端竖直对称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二限位件,椅座底部设有抽拉式的置物托盘,靠背侧壁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支架,支架横杆顶端可悬挂吊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气压缸装置使得座椅高度可以调节,便于医护人员诊断,通过设置限位件使得儿童在打点滴的时候便于医护人员将针头插入静脉,同时托盘的设置有利于医护人员拿取医疗用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在中国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为儿科范围。在平常的儿科中,由于较大的儿童输液时,通常都是将输液针扎在手部上,但是儿童通常都好动,在打点滴的时候,胳膊的移动可能使输液针头不能正确插入静脉或使针头脱落,影响输液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在平常的儿科中,由于较大的儿童输液时,通常都是将输液针扎在手部上,但是儿童通常都好动,在打点滴的时候,胳膊的移动可能使输液针头不能正确插入静脉或使针头脱落,影响输液的顺利进行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包括椅座、扶手、靠背和支撑座,所述椅座与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压缸装置,所述椅座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扶手内开设有沿着扶手轴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可前后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前端竖直对称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二限位件,所述椅座底部设有抽拉式的置物托盘,所述靠背侧壁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横杆顶端可悬挂吊瓶。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右侧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件。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形状均设为弧形,且二者内环壁均贴附有海绵体。更进一步地,所述椅座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对称的导轨座,所述导轨座通过导向轨滑动连接有置物托盘。更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托盘内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放置医疗用品。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具有伸缩性。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扶手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限位件,且第一限位件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二限位件,使得儿童的手可以很好地稳固在扶手上,保证输液针顺利的插入静脉,增加了医生扎针的成功率,避免出现针头脱落或者回血的现象。2、本技术通过在椅座底部设有可抽拉出来的置物托盘,同时置物托盘内设有多个凹槽,使得医生在给儿童诊断的时候可以将医疗用品稳定的放置在置物托盘上,便于医生拿取医疗用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置物托盘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扶手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椅座;2-靠背;3-支撑座;4-气压缸装置;5-扶手;501-滑槽;6-滑块;7-第一限位块;8-连接杆;9-第二限位件;10-置物托盘;1001-凹槽;11-支架;12-万向轮;13-支座;14-导轨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参照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包括椅座1、靠背2和支撑座3,椅座1与支撑座3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压缸装置4,椅座1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5,扶手5内开设有沿着扶手轴向的滑槽501,滑槽501内设有可前后滑动的滑块6,滑块6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件7,第一限位件7前端竖直对称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二限位件9,椅座1底部设有抽拉式的置物托盘10,靠背2侧壁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支架11,支架11横杆顶端可悬挂吊瓶。其中,支撑座3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使得座椅具有可移动性,便于移动位置,滑块6右侧固定连接有支座13,支座13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件7,便于固定儿童的手部,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9形状均设为弧形,且二者内环壁均贴附有海绵体,固定儿童手部的同时避免手部受到伤害,椅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竖直对称的导轨座14,导轨座14通过导向轨滑动连接有置物托盘10,方便医护人员放置医疗用品,置物托盘10内设有多个凹槽1001,凹槽1001内可放置医疗用品,使得医疗用品很好地稳固在置物托盘10上,连接杆8具有伸缩性,便于调节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9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手长的儿童需求。使用时,在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诊断的时候,尤其是打点滴的时候,儿童坐在座椅上,然后可以将手放置在扶手5上,医护人员根据儿童的手放置在扶手5时的位置,可以将滑块6在扶手5内设有的滑槽501内滑动,使之到达一个合适地位置,方便了对儿童的手部进行固定,当我们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后,因为滑块6向外固定连接有竖直对称的支座13,同时支座13之间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一限位件7,且将第一限位件7形状设成适合儿童手腕的弧形状,然后手动绕着转轴将第一限位件7慢慢地的转成水平方向,使得第一限位件7的弧形空间可以将儿童的手腕很好地固定在扶手5上,儿童不能够随意移动手臂,同时第一限位件7的内侧壁贴附有海绵体,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儿童手部受到伤害,当完成手腕的固定之后,我们也需要对手掌进行固定,否则无法保证输液扎针的顺利进行,因此在第一限位件7的前侧壁两端对称设有连接杆8,且连接杆8为可以伸缩的,同时连接杆8共同连接有第二限位件9,且第二限位件9形状设为适合儿童手背的弧形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连接杆8的长度来满足儿童不同手掌长度的需求,使得第二限位件9可以更好地使手掌固定住,通过第一限位件7和第二限位件9的配合使用,使得儿童的手臂不能随意移动,便于医护人员将输液针插入儿童的手部静脉,接着医护人员就可以将吊瓶悬挂在支架11的挂钩上,然后对儿童进行输液。并且可以根据儿童的习惯,自由地将滑块放入左扶手滑槽内或者右扶手滑槽内。此外,椅座1和底部的支撑座3之间通过气压缸装置连接,使得整个座椅的高度具有可调节性,便于医护人员对儿童进行诊断,并且椅座1底部竖直对称设有导轨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包括椅座(1)、靠背(2)和支撑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1)与支撑座(3)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压缸装置(4),所述椅座(1)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5),所述扶手(5)内开设有沿着扶手轴向的滑槽(501),所述滑槽(501)内设有可前后滑动的滑块(6),所述滑块(6)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件(7),所述第一限位件(7)前端竖直对称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二限位件(9),所述椅座(1)底部设有抽拉式的置物托盘(10),所述靠背(2)侧壁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横杆顶端可悬挂吊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包括椅座(1)、靠背(2)和支撑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1)与支撑座(3)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压缸装置(4),所述椅座(1)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5),所述扶手(5)内开设有沿着扶手轴向的滑槽(501),所述滑槽(501)内设有可前后滑动的滑块(6),所述滑块(6)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件(7),所述第一限位件(7)前端竖直对称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另一端共同连接有第二限位件(9),所述椅座(1)底部设有抽拉式的置物托盘(10),所述靠背(2)侧壁通过固定件连接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横杆顶端可悬挂吊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儿科医疗诊断的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