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80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辅助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其包括可翻折座椅、伸缩架、支撑架、前后轮、动力装置、刹车装置六个部分。当辅助起立时,动力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使伸缩架升高,而可翻折座椅的凳面由于重力约束与伸缩架的支撑杆相切,并随之同步运动,使凳面高度及倾角改变,使用者借此助力,实现不费力的辅助站立功能;当辅助行走时,使用者依据自身情况,通过动力装置调整伸缩架高度,使扶手高度与自身手肘高度相匹配,同时利用磁铁使翻折的座凳与靠背吸附,达到无障碍辅助行走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安全可靠、成本较低、可准确实现使用者对辅助行走、起立及坐立休息的需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器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
本产品涉及辅助机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7.8%,预计到2030年比例将达到24.6%。这标志着我国进入老龄化严重阶段,且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老人占比增多、老年人体质下降等特点。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肌肉骨骼功能不断下降,导致跌倒频率显著上升。每年至少有2000万老年人发生2500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社会代价约160~180亿元人民币。跌倒已经成为了65周岁以上老年人首要死因。跌倒还会造成患者恐惧和焦虑及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并发症(赵寅,居家养老产品设计研究.大众文艺,2018(06):第46-47页.张淑芳与曹巨江,基于人群特性分析的老年人室内健身器械设计研究,在第9届中国机构与机器科学应用国际会议(CCAMMS2011)暨中国轻工机械协会科技研讨会2011:中国陕西西安.第3页.),严重影响了老人的生活。此外,很多老人虽然能够正常的行走,但缺乏站立能力,无法独立从座位上站起来(季磊,多姿势老人椅设计及研究,2014,浙江工业大学.第92页)。这类人群需要家人的帮扶照顾,给其家庭带来负担,也严重的影响了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专利号为201410288483.X的“一种助起助坐助行器”是利用电动推杆推动曲柄滑块机构,带动主架体升高,实现辅助起立。在该装置辅助起立过程中,老人的重力作用于其上,它会受一个向后的分力,使机构整体向后运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且轮距太大,可使用场景少。专利号为201510417442.0的“老人辅助行走器”装置通过气压扶手给老人一个向上的力,实现辅助起立。但该装置辅助起立过程中,需要老人利用自身力量为气压扶手蓄力,不符合实际工况需求,老人难以完成,且无法满足坐立需求。专利号为US9180063B2的“systemsandmethodsforassistedambulation”是一框架结构,该装置给人手部提供支撑,辅助行走。在其辅助行走的过程中需要频繁提放该装置,给人手部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专利号为201210080830.0的“起立动作辅助机器人”的装置是电推杆的一种应用,通过支撑部给老人向上的力实现辅助起立;在辅助起立时力作用于胸部或腹部,使人极不舒适。专利号为CN201720726832.0的“一种集座行和助行于一体的装置”是在轮椅上增加可折叠座椅,行走时座椅折叠,扶手提供支撑,实现辅助行走,但其无法辅助老人起立。总体而言,目前缺乏一款能够通过外力辅助使用者安全起立并方便行走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及其设计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翻折座椅、伸缩架、支撑架、前后轮、动力装置、刹车装置六个部分;所述伸缩架包括短伸缩杆16、稳定轴9、后稳定轴8、长伸缩杆17、支撑腿14、伸缩架底部支撑杆15;当辅助起立时,动力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使伸缩架升高,而可翻折座椅的凳面4由于重力约束与伸缩架底部支撑杆15相切,并随之同步运动,使凳面4高度及倾角改变,使用者借此助力,实现不费力的辅助站立功能;当辅助行走时,使用者依据自身情况,通过动力装置调整伸缩架高度,使扶手2高度与自身手肘高度相匹配,同时利用磁铁25使翻折的座凳与靠背1吸附,达到无障碍辅助行走功能。所述支撑腿14、伸缩架底部支撑杆15、短伸缩杆16、长伸缩杆17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所述稳定轴9固连于支撑腿14之间。所述可翻折座椅包括凳面4、靠背1、扶手2、靠背侧板19、磁铁25、转轴3;所述短伸缩杆16上部及长伸缩杆17中部小孔中安装有支撑杆27;所述靠背1后侧和侧面分别固连有置物篮26和靠背侧板19;所述靠背侧板19中部开有小孔,与扶手2一端固定;所述扶手2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伸缩架的短伸缩杆16上端小孔相连;所述凳面4前端及靠背1底面均安装有吊环螺栓18;所述吊环螺栓18套在转轴3中,保证所述凳面4、靠背1能够沿转轴3轴线转动;所述靠背1与凳面4中均装有磁铁25,方便座椅的折叠。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13及方管7;所述方管7与支撑板13通过焊接固连;所述支撑板13前端设有圆孔,中部设有通槽;所述后稳定轴8安装在支撑板13的通槽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推杆5、支撑座6、推头23、电池及控制器28;所述支撑座6侧面中部设有方孔,上部设有圆孔,利用销钉与所述电动推杆5配合;所述支撑座6的方孔与支撑架的方管7通过焊接固连;所述推头23侧面开有通孔,与所述伸缩架的支撑杆27相套;电动推杆5带动支撑杆27运动,支撑杆27再带动伸缩架运动,从而实现辅助起立的目的;所述电池及控制器28安装于方管7上。所述前后轮包括大轮10和转向轮11;所述大轮10通过长销钉固定于支撑腿14下端开设圆孔中;所述转向轮11顶部有螺栓,与其上方连接件12通过螺纹配合;所述连接件12与支撑板13通过螺栓螺母固连。所述刹车装置包括舵机20、刹车片22、弹簧21、舵机摇臂24;所述支撑腿14中部开有舵机孔及刹车片固定孔,用于安装舵机20及刹车片22;所述舵机20上装有舵机摇臂24;所述弹簧21一端与舵机摇臂24固连,另一端固连有刹车片22;舵机20、弹簧21、刹车片22、舵机摇臂24共同构成曲柄摇杆机构。所述的一种行走、起立辅助及其设计方法的结构参数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动力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使伸缩架升高,而凳面由于重力约束与支撑杆相切,随之同步运动,使凳面高度及倾角改变,使用者借此助力,能够实现不费力的辅助站立功能。2、该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在辅助行走时,使用者依据自身情况,调整通过动力装置调整伸缩架高度,使扶手高度与自身手肘高度相匹配,同时利用磁铁使翻折的座凳与靠背吸附,达到无障碍辅助行走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该装置的轴侧视图;图2为该装置的左视图;图3位该装置的后视图;图4为刹车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电动推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靠背;2、扶手;3、转轴;4、凳面;5、电动推杆;6、支撑座;7、方管;8、后稳定轴;9、稳定轴;10、大轮;11、转向轮;12连接件;13、支撑板;14、支撑腿;15、伸缩架底部支撑杆;16短伸缩杆;17、长伸缩杆;18、吊环螺栓;19、靠背侧板;20、舵机;21、弹簧;22、刹车片;23、推头;24、舵机摇臂;25、磁铁;26、置物篮;27、支撑杆;28、电池及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翻折座椅、伸缩架、支撑架、前后轮、动力装置、刹车装置六个部分;所述伸缩架包括短伸缩杆(16)、稳定轴(9)、后稳定轴(8)、长伸缩杆(17)、支撑腿(14)、伸缩架底部支撑杆(15);当辅助起立时,动力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使伸缩架升高,而可翻折座椅的凳面(4)由于重力约束与伸缩架底部支撑杆(15)相切,并随之同步运动,使凳面(4)高度及倾角改变,使用者借此助力,实现不费力的辅助站立功能;当辅助行走时,使用者依据自身情况,通过动力装置调整伸缩架高度,使扶手(2)高度与自身手肘高度相匹配,同时利用磁铁(25)使翻折的座凳与靠背(1)吸附,达到无障碍辅助行走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翻折座椅、伸缩架、支撑架、前后轮、动力装置、刹车装置六个部分;所述伸缩架包括短伸缩杆(16)、稳定轴(9)、后稳定轴(8)、长伸缩杆(17)、支撑腿(14)、伸缩架底部支撑杆(15);当辅助起立时,动力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使伸缩架升高,而可翻折座椅的凳面(4)由于重力约束与伸缩架底部支撑杆(15)相切,并随之同步运动,使凳面(4)高度及倾角改变,使用者借此助力,实现不费力的辅助站立功能;当辅助行走时,使用者依据自身情况,通过动力装置调整伸缩架高度,使扶手(2)高度与自身手肘高度相匹配,同时利用磁铁(25)使翻折的座凳与靠背(1)吸附,达到无障碍辅助行走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4)、伸缩架底部支撑杆(15)、短伸缩杆(16)、长伸缩杆(17)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所述稳定轴(9)固连于支撑腿(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走、起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折座椅包括凳面(4)、靠背(1)、扶手(2)、靠背侧板(19)、磁铁(25)、转轴(3);所述短伸缩杆(16)上部及长伸缩杆(17)中部小孔中安装有支撑杆(27);所述靠背(1)后侧和侧面分别固连有置物篮(26)和靠背侧板(19);所述靠背侧板(19)中部开有小孔,与扶手(2)一端固定;所述扶手(2)另一端通过螺栓与伸缩架的短伸缩杆(16)上端小孔相连;所述凳面(4)前端及靠背(1)底面均安装有吊环螺栓(18);所述吊环螺栓(18)套在转轴(3)中,保证所述凳面(4)、靠背(1)能够沿转轴(3)轴线转动;所述靠背(1)与凳面(4)中均装有磁铁(25),方便座椅的折叠。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潘陈劲松张翅翔邹敏万鸿燊董潍祯任洪沈鹏查佶明王德金杨松詹诗熠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