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煲体结构和烹饪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饭煲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煲体结构以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IH电饭煲采用电磁加热技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加热容器内部的食物,为了防止电磁加热装置在运行时干扰煲体外的其他物体,通常会在煲体底部设置隔磁片,隔磁片一般设置在线圈与底座之间,由于隔磁片能与线圈产生少量涡流,使隔磁片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煲体内的温度升高;现有技术中,一般仅通过在电路板的底面设置风机,且风机正对散热片,实现电路板的散热,然而上述散热方式仅能对电路板实现散热,无法有效降低煲体内的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煲体结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对应提供一种烹饪设备。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煲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煲体,所述煲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内锅的内腔,所述煲体内设有与所述内腔对应设置且能够加热所述内锅的线圈;/n隔磁板,设于所述煲体的底壁,且所述隔磁板与至少部分所述线圈对应设置,所述煲体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隔磁板向外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煲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内形成有用于容纳内锅的内腔,所述煲体内设有与所述内腔对应设置且能够加热所述内锅的线圈;
隔磁板,设于所述煲体的底壁,且所述隔磁板与至少部分所述线圈对应设置,所述煲体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隔磁板向外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具体包括:
外壳体;
内腔板,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且所述内腔板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内锅的内腔,
其中,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腔板之间形成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隔磁板向外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煲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形状与所述内锅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内腔板具体包括:
腔底板、腔侧板以及由所述腔侧板靠近所述腔侧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腔底板的过渡板,
其中,所述腔底板、所述腔侧板和所述过渡板共同形成所述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煲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具体包括:底线圈和侧线圈,设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底线圈与所述腔底板对应设置,所述侧线圈与所述过渡板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隔磁板在所述底壁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不小于所述底线圈在所述底壁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煲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底壁的方向上,所述隔磁板与所述底线圈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3mm,所述隔磁板与所述侧线圈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大于6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煲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外壳体的底壁的材料为能够形成所述隔磁板的隔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煲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外壳体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口,所述隔磁板通过所述安装口实现与所述煲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韦铭,刘化勇,邢胜华,罗飞龙,羊小亮,吴良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