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64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试管刷,属于实验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手柄以及橡胶套,支撑杆的外圆面上设有用于刷洗试管的刷毛;手柄固定于支撑杆的上端;橡胶套的上端固定在手柄上,下端具有开口;橡胶套上设有沿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套于试管外侧的长条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试管刷,在刷洗试管时,工作人员操作支撑杆上下移动,使刷毛刷洗试管内壁,而刷毛带出来的液滴飞溅至橡胶套的内壁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试管刷,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刷洗试管内部,不必担心有毒有害液滴飞溅的问题,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管刷
本技术属于实验设施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试管刷。
技术介绍
实验室完成实验后,需要使用试管刷对试验器皿进行刷洗,目前常用的试管刷在刷洗试管时,由于需要往复抽刷试管,导致试管刷刷毛将有毒害残留液滴带出来,并飞溅到工作人员身上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试管刷的刷毛将有毒害残留液滴带出来而具有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试管刷,包括:支撑杆,外圆面上设有用于刷洗试管的刷毛;手柄,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橡胶套,上端固定在所述手柄上,下端具有开口;所述橡胶套上设有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套于试管外侧的长条缺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手柄的外侧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橡胶套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凸缘上。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凸缘上设有多个长条孔,所述橡胶套的上端设有多个穿过对应所述长条孔的凸起部,所述凸缘上还设有位于各所述长条孔一侧的螺纹孔,所述凸起部上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长条孔,并朝向所述螺纹孔弯折,借助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长条孔为弧形孔,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弧形孔对应的弧形凸起。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手柄包括:连接杆,下端设有与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的螺孔;所述凸缘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橡胶柄,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凸缘具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螺母,所述凸缘设于两个所述螺母之间。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长条缺口的锥形结构,且开口度自上向下逐渐增大。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橡胶套位于锥形结构,截面面积自上向下逐渐增大。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面为外凸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上设有刷毛。本技术提供的试管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试管刷,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持手柄,将橡胶套下端的开口套住试管的上端管口,并向下按压,使橡胶套套于试管的外侧,而支撑杆以及刷毛进入试管内,由于橡胶套上开设有长条缺口,因此增大了橡胶套可容纳体积,在刷洗试管时,工作人员操作支撑杆上下移动,使刷毛刷洗试管内壁,而刷毛带出来的液滴飞溅至橡胶套的内壁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试管刷,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刷洗试管内部,不必担心有毒有害液滴飞溅的问题,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管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管刷的主视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管刷的主视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凸缘与连接杆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凸缘的俯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支撑杆;11、刷毛;12、弧形面;2、手柄;21、凸缘;211、长条孔;212、螺纹孔;213、螺栓;214、中心孔;22、连接杆;23、橡胶柄;24、螺母;3、橡胶套;31、开口;32、长条缺口;33、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技术提供的试管刷进行说明。一种试管刷,包括支撑杆1、手柄2以及橡胶套3,支撑杆1的外圆面上设有用于刷洗试管的刷毛11;手柄2固定于支撑杆1的上端;橡胶套3的上端固定在手柄2上,下端具有开口31;橡胶套3上设有沿支撑杆1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套于试管外侧的长条缺口32。本技术提供的试管刷,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时,工作人员手持手柄2,将橡胶套3下端的开口31套住试管的上端管口,并向下按压,使橡胶套3套于试管的外侧,而支撑杆1以及刷毛11进入试管内,由于橡胶套3上开设有长条缺口32,因此增大了橡胶套3可容纳体积,在刷洗试管时,工作人员操作支撑杆1上下移动,使刷毛11刷洗试管内壁,而刷毛11带出来的液滴飞溅至橡胶套3的内壁上,通过这种结构的试管刷,工作人员可以用力地刷洗试管的内部,不必担心会有液滴飞溅出来,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度。使用时,将长条缺口32置于远离工作人员的一侧,工作人员佩戴手套操作即可。可在橡胶套3的内壁底端设置环形容纳槽,液滴飞溅至橡胶套3的内壁上后,向下流至环形容纳槽内,而不会流出至橡胶套3外。请参阅图1至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管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手柄2的外侧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21,橡胶套3的上端固定在凸缘21上,凸缘21的半径大于支撑杆1的半径与刷毛11的长度之和,可设置为是支撑杆1的半径与刷毛11的长度之和的两倍,并使橡胶套3的上端与凸缘21固定连接,既对整个橡胶套3进行固定和定型,也增大了橡胶的容纳空间,在将橡胶套3套设于试管,并进行刷洗工作时,橡胶套3不会紧贴在试管外。请参阅图1和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管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凸缘21上设有多个长条孔211,橡胶套3的上端设有多个穿过对应长条孔211的凸起部33,凸缘21上还设有位于各长条孔211一侧的螺纹孔212,凸起部33上设有与螺纹孔212对应的通孔,凸起部33穿过长条孔211,并朝向螺纹孔212弯折,借助螺栓213固定连接,在安装橡胶套3时,手持橡胶套3的下端,使各凸起部33对准各长条孔211,并穿过各长条孔211,然后弯折穿过长条孔211的凸起部33,使凸起部33上的通孔与凸缘21上的螺纹孔212对准,最后使用螺栓213穿过通孔和螺纹孔212固定连接凸缘21和橡胶套3。这种方式固定效果好,并且可以通过反向旋转螺栓213将橡胶套3从凸缘21上拆除,便于对橡胶套3进行清洗和更换。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和图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管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长条孔211为弧形孔,凸起部33位于弧形孔对应的弧形凸起,长条孔211为绕凸缘21中心的弧形孔,弧形孔可设置为两个或者三个,弧形凸起穿过弧形孔进行固定连接,外观更为精美,并且固定面积更大,稳定性更高。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试管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手柄2包括连接杆22和橡胶柄23,连接杆22的下端设有与支撑杆1螺纹连接的螺孔;凸缘21设于连接杆22上;橡胶柄23固定于连接杆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试管刷,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杆,外圆面上设有用于刷洗试管的刷毛;/n手柄,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n橡胶套,上端固定在所述手柄上,下端具有开口;所述橡胶套上设有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套于试管外侧的长条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试管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杆,外圆面上设有用于刷洗试管的刷毛;
手柄,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
橡胶套,上端固定在所述手柄上,下端具有开口;所述橡胶套上设有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套于试管外侧的长条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外侧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橡胶套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凸缘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上设有多个长条孔,所述橡胶套的上端设有多个穿过对应所述长条孔的凸起部,所述凸缘上还设有位于各所述长条孔一侧的螺纹孔,所述凸起部上设有与螺纹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长条孔,并朝向所述螺纹孔弯折,借助螺栓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管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孔为弧形孔,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弧形孔对应的弧形凸起。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帅科杨丽丽宣立锋赵艳卓魏建国王广海陈展牛早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