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58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其特征是:以固定板、一号掰杆、拉簧和插针为主体;所述一号掰杆下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二号掰杆,且二号掰杆尾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弧段把手;所述一号掰杆背面设有固定柱和与固定柱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安装框内设有渐开线形锁板和弹性压片,渐开线形锁板套在转动轴上并可旋转转动;所述一号掰杆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固定套和穿在固定套内可滑动的插针,且固定套与一号掰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渐开线形锁板抵压在插针上,插针此刻只能不断压紧榴莲表面,无法从榴莲表面脱离,即插针此刻为单向运动,从而使弧段把手通过二号掰杆上的一号掰杆将榴莲向两侧掰开,设计巧妙,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
本技术涉及榴莲剥取
,特指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
技术介绍
榴莲树是一种巨型的热带常绿乔木,叶片长圆,顶端较尖,聚伞花序,花色淡黄,其果实足球大小,果皮坚实,密生三角形刺,果肉是由假种皮的肉包组成,肉色淡黄,粘性多汁,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果。由于榴莲外壳坚硬且多齿,传统取果肉的方法是:人们双手带上手套,用刀在其顶部五瓣分裂印痕处切口并撬开,然后双手用力分开成五瓣在取果肉;成熟的榴莲会有自然裂口,其剥皮也相对简单些。一般榴莲传统剥皮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尖齿容易刺伤人手;手套、刀具反复使用,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其特征是:以固定板、一号掰杆、拉簧和插针为主体;所述一号掰杆下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二号掰杆,且二号掰杆尾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弧段把手;所述一号掰杆背面设有固定柱和与固定柱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且固定柱位于一号掰杆和固定板之间均匀排布,固定柱与一号掰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安装框和转动轴,且转动轴穿过安装框并可旋转转动;所述安装框内设有渐开线形锁板和弹性压片,渐开线形锁板套在转动轴上并可旋转转动;所述一号掰杆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固定套和穿在固定套内可滑动的插针,且固定套与一号掰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二号掰杆与一号掰杆之间呈70°到40°夹角,从而便于二号掰杆以一号掰杆和二号掰杆之间的连接处为支点向下压动时,一号掰杆以一号掰杆和二号掰杆之间的连接处为支点作转动运动。优选的,所述弧段把手呈向上弯曲状弧形,当二号掰杆呈水平状态时,弧段把手上的手不会压到水平面,从而保护手指不会受到损伤。优选的,所述一号掰杆和二号掰杆均为两段,每段之间通过弧段把手连接固定,且没段二号掰杆底部之间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辅助固定杆,从而便于加强每段的强度。优选的,所述弹性压片材质为具有弹性的弹簧钢材料,弹性压片一端设有固定螺钉,通过固定螺钉将弹性压片一端与安装框侧边固定连接,弹性压片另一端抵压在渐开线形锁板上,从而让渐开线锁板可抵压在插针上。优选的,所述插针尾部与固定套之间设有拉簧套在插针上,从而通过拉簧拉动插针向中间运动。优选的,所述插针尾部设有与每相邻两根插针固定连接的一号拉绳,通过拉动一号拉绳可使插针在固定套内滑动。优选的,所述弹性压片表面设有与每相邻两块弹性压片固定连接的二号拉绳,通过手指伸进二号拉绳内拉动二号拉绳可使弹性压片脱离渐开线形锁板。优选的,所述插针前端设有呈针尖状的插头,从而便于叉针插入凹凸不平的榴莲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渐开线形锁板抵压在插针上,插针此刻只能不断压紧榴莲表面,无法从榴莲表面脱离,即插针此刻为单向运动,从而使弧段把手通过二号掰杆上的一号掰杆将榴莲向两侧掰开,设计巧妙,操作简单,使用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的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所述的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所述的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所述的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的轴测图。图5为图4中所述的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一号掰杆,12、二号掰杆,13、弧段把手;2、辅助固定杆;3、插针,31、插头;4、固定套;5、固定板,51、安装框,52、固定柱;6、渐开线形锁板,61、转动轴;7、弹性压片,71、二号拉绳;8、一号拉绳;9、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其特征是:以固定板5、一号掰杆1、拉簧9和插针3为主体;所述一号掰杆1下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二号掰杆12,且二号掰杆12尾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弧段把手13;所述一号掰杆1背面设有固定柱52和与固定柱52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且固定柱52位于一号掰杆1和固定板5之间均匀排布,固定柱52与一号掰杆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安装框51和转动轴61,且转动轴61穿过安装框51并可旋转转动;所述安装框51内设有渐开线形锁板6和弹性压片7,渐开线形锁板6套在转动轴61上并可旋转转动;所述一号掰杆1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固定套4和穿在固定套4内可滑动的插针3,且固定套4与一号掰杆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号掰杆12与一号掰杆1之间呈70°到40°夹角,从而便于二号掰杆12以一号掰杆1和二号掰杆12之间的连接处为支点向下压动时,一号掰杆1以一号掰杆1和二号掰杆12之间的连接处为支点作转动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段把手13呈向上弯曲状弧形,当二号掰杆12呈水平状态时,弧段把手13上的手不会压到水平面,从而保护手指不会受到损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号掰杆1和二号掰杆12均为两段,每段之间通过弧段把手13连接固定,且没段二号掰杆12底部之间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辅助固定杆2,从而便于加强每段的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片7材质为具有弹性的弹簧钢材料,弹性压片7一端设有固定螺钉,通过固定螺钉将弹性压片7一端与安装框51侧边固定连接,弹性压片7另一端抵压在渐开线形锁板6上,从而让渐开线锁板可抵压在插针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3尾部与固定套4之间设有拉簧9套在插针3上,从而通过拉簧9拉动插针3向中间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3尾部设有与每相邻两根插针3固定连接的一号拉绳8,通过拉动一号拉绳8可使插针3在固定套4内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片7表面设有与每相邻两块弹性压片7固定连接的二号拉绳71,通过手指伸进二号拉绳71内拉动二号拉绳71可使弹性压片7脱离渐开线形锁板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针3前端设有呈针尖状的插头31,从而便于叉针插入凹凸不平的榴莲表面。使用时,先将双手五指分别伸进弧段把手13一侧的一号拉绳8和二号拉绳71上,接下来分别拉动一号拉绳8和二号拉绳71,当插针3前端的插头31抵压在榴莲上时松开一号拉绳8和二号拉绳71。进一步的,将双手五指分别伸进弧段把手13另一侧的一号拉绳8和二号拉绳71上,接下来分别拉动一号拉绳8和二号拉绳71,当插针3前端的插头31抵压在榴莲上时松开一号拉绳8和二号拉绳71,此刻孤段把手两侧的插针3分别压紧在榴莲两侧,同时渐开线形锁板6抵压在插针3上,插针3此刻只能不断压紧榴莲表面,无法从榴莲表面脱离,即插针3此刻为单向运动。进一步的,用另一个弧段把手13重复以上相同操作,将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其特征是:以固定板、一号掰杆、拉簧和插针为主体;所述一号掰杆下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二号掰杆,且二号掰杆尾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弧段把手;所述一号掰杆背面设有固定柱和与固定柱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且固定柱位于一号掰杆和固定板之间均匀排布,固定柱与一号掰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安装框和转动轴,且转动轴穿过安装框并可旋转转动;所述安装框内设有渐开线形锁板和弹性压片,渐开线形锁板套在转动轴上并可旋转转动;所述一号掰杆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固定套和穿在固定套内可滑动的插针,且固定套与一号掰杆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其特征是:以固定板、一号掰杆、拉簧和插针为主体;所述一号掰杆下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二号掰杆,且二号掰杆尾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弧段把手;所述一号掰杆背面设有固定柱和与固定柱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且固定柱位于一号掰杆和固定板之间均匀排布,固定柱与一号掰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安装框和转动轴,且转动轴穿过安装框并可旋转转动;所述安装框内设有渐开线形锁板和弹性压片,渐开线形锁板套在转动轴上并可旋转转动;所述一号掰杆上设有均匀排布的固定套和穿在固定套内可滑动的插针,且固定套与一号掰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掰杆与一号掰杆之间呈70°到40°夹角,从而便于二号掰杆以一号掰杆和二号掰杆之间的连接处为支点向下压动时,一号掰杆以一号掰杆和二号掰杆之间的连接处为支点作转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段把手呈向上弯曲状弧形,当二号掰杆呈水平状态时,弧段把手上的手不会压到水平面,从而保护手指不会受到损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掰开式榴莲掰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掰杆和二号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明喆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米喆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