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647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包括播种施肥开沟器、输种器和输肥器,输种器和输肥器各自间隔安装在机架上部,播种施肥开沟器呈间隔安装在机架下部,相邻的两个播种施肥开沟器中一个连接输种器、另一个连接输肥器。该播种施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可实现播种与施肥同步作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
本技术主要涉及农业播种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
技术介绍
种子工程一直是世界经济工作的重点,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对于我国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实验质量重中之重,因此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播种精准、稳定、可靠的自走式数控小区播种机成为各个科研育种单位进行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和进行品种对比、栽培等田间试验所急需的工具。目前,对自走式小区条播机的播种要求是:不依靠外部动力自行走、在规定的小区长度内均匀播完一定量的种子,在播完一个小区后,在不停机的状态下进行下个小区的播种,在进行下个小区播种时,播种机内需无任何种子残留,以避免品种间混杂。在农业科研试验过程中,播种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验小区的播种对行长控制,行内、行间种子均匀度要求高,如需要在规定的小区长度内均匀播完一定量的种子,且同一小区中行间、行内播种均匀,不同小区间要避免品种混杂等;目前,我国仍有很多小区实验田播种采用传统的人工播种,其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工序繁琐、播种效率低、播种不均匀等缺点,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试验的准确性。近年来一部分科研机构或院校开始使用国产(黑龙江红兴隆)以及国外进口(奥地利)的小区播种机播种。现有的小区播种机大都没有施肥功能,严重影响了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可实现播种与施肥同步作业的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包括播种施肥开沟器、输种器和输肥器,所述输种器和输肥器各自间隔安装在机架上部,所述播种施肥开沟器呈间隔安装在机架下部,相邻的两个播种施肥开沟器中一个连接输种器、另一个连接输肥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播种施肥开沟器包括支撑杆和开沟犁,所述支撑杆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开沟犁安装在支撑杆底部,所述开沟犁的末端安装有覆土板。所述覆土板设置为V形结构,覆土板的V形开口朝向开沟犁。所述支撑杆上装设有防缠辊和导种导肥管,所述防缠辊位于开沟犁上方,所述导种导肥管伸至开沟犁和覆土板之间。所述输种器包括种子箱、排种轮和排种管,所述种子箱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排种轮通过转轴安装在种子箱的排种口处,所述排种管连接排种口与相应的导种导肥管。所述输肥器包括肥料箱、排肥轮和排肥管,肥料箱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排肥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肥料箱的排肥口处,所述排肥管连接排肥口与相应的导种导肥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包括播种施肥开沟器、输种器和输肥器,输种器和输肥器各自间隔安装在机架上部,播种施肥开沟器呈间隔安装在机架下部,相邻的两个播种施肥开沟器中一个连接输种器、另一个连接输肥器。该结构中,播种施肥开沟器并排设置用于开出间隔的种沟和肥料沟,输种器和输肥器用于将种子和肥料输送至播种施肥开沟器实现边开挖边播种施肥同步作业,其结构简单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排种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输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播种施肥开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播种施肥开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播种施肥开沟器;11、支撑杆;12、开沟犁;13、覆土板;14、防缠辊;15、导种导肥管;2、输种器;21、种子箱;22、排种轮;23、排种管;3、输肥器;31、肥料箱;32、排肥轮;33、排肥管;4、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至图8示出了本技术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的一种实施例,包括播种施肥开沟器1、输种器2和输肥器3,输种器2和输肥器3各自间隔安装在机架4上部,播种施肥开沟器1呈间隔安装在机架4下部,相邻的两个播种施肥开沟器1中一个连接输种器2、另一个连接输肥器3。该结构中,播种施肥开沟器1并排设置用于开出间隔的种沟和肥料沟,输种器2和输肥器3用于将种子和肥料输送至播种施肥开沟器1实现边开挖边播种施肥同步作业,其结构简单可靠。本实施例中,播种施肥开沟器1包括支撑杆11和开沟犁12,支撑杆11安装在机架4上,开沟犁12安装在支撑杆11底部,开沟犁12的末端安装有覆土板13。该结构中,支撑杆11作为开沟犁12和覆土板13的安装基础,并排设置的开沟犁12用于开出间隔的种沟和肥料沟,覆土板13初步将沟两边的泥土回填入沟中,以保证覆土效果。本实施例中,覆土板13设置为V形结构,覆土板13的V形开口朝向开沟犁12。这样设置,使得沟两边的泥土受V形开口的推动作用能回填入沟中,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1上装设有防缠辊14和导种导肥管15,防缠辊14位于开沟犁12上方,导种导肥管15伸至开沟犁12和覆土板13之间。该结构中,防缠辊14能够防止开沟过程中杂物缠绕在支撑杆11和开沟犁12上,导种导肥管15位于开沟犁12和覆土板13之间能保证播种施肥在前、泥土回填在后。本实施例中,输种器2包括种子箱21、排种轮22和排种管23,种子箱21安装在机架4上,排种轮22通过转轴安装在种子箱21的排种口处,排种管23连接排种口与相应的导种导肥管15。该结构中,转轴带动排种轮22转动,种子箱21的种子随排种轮22到达排种口,并经由排种管23到达相应的导种导肥管15内,从导种导肥管15内输出至沟中实现自动播种。本实施例中,输肥器3包括肥料箱31、排肥轮32和排肥管33,肥料箱31安装在机架4上,排肥轮32通过转轴安装在肥料箱31的排肥口处,排肥管33连接排肥口与相应的导种导肥管15。该结构中,转轴带动排肥轮32转动,肥料箱31的肥料随排肥轮32到达排肥口,并经由排肥管33到达相应的导种导肥管15内,从导种导肥管15内输出至沟中实现自动施肥。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施肥开沟器(1)、输种器(2)和输肥器(3),所述输种器(2)和输肥器(3)各自间隔安装在机架(4)上部,所述播种施肥开沟器(1)呈间隔安装在机架(4)下部,相邻的两个播种施肥开沟器(1)中一个连接输种器(2)、另一个连接输肥器(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施肥开沟器(1)、输种器(2)和输肥器(3),所述输种器(2)和输肥器(3)各自间隔安装在机架(4)上部,所述播种施肥开沟器(1)呈间隔安装在机架(4)下部,相邻的两个播种施肥开沟器(1)中一个连接输种器(2)、另一个连接输肥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施肥开沟器(1)包括支撑杆(11)和开沟犁(12),所述支撑杆(11)安装在机架(4)上,所述开沟犁(12)安装在支撑杆(11)底部,所述开沟犁(12)的末端安装有覆土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施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板(13)设置为V形结构,覆土板(13)的V形开口朝向开沟犁(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播种施肥机的播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伟吕江南颜波马兰刘佳杰龙超海文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