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波导谐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442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6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调波导谐振器(1),包括具有导电内壁(3)、第一波导端口(4)和第二波导端口(5)的矩形波导部分(2)。谐振器(1)包括位于波导端口(4、5)之间的至少一个调谐元件(6),其中每个调谐元件(6)包括导电体(7)和保持杆(8a、8b)。保持杆(8a、8b)附接到导电体(7),并且能够从谐振器(1)的外部移动,使得导电体(7)能够借助于保持杆(8a、8b)在波导部分(2)内的多个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调波导谐振器
本公开涉及一种可调波导谐振器,包括具有导电内壁、第一波导端口和第二波导端口的矩形波导部分。谐振器包括位于波导端口之间的至少一个调谐元件。
技术介绍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一种无线电设备,在许多情况下,该无线电设备包括例如用于滤波器的波导谐振器,并且对于一些应用,期望具有一个或多个可调波导谐振器,例如短程双工器等。具有低插入损耗的可调谐振器的实际实现取决于具有高Q因子和较大的无杂散频带的可调谐振器的可用性。同样重要的是,可调谐振器可靠且生产成本低廉。许多解决方案使用腔体,其中一个完整的侧面被移动,并且通常通过滑动触点将其连接到腔体壁;这样的设计导致相对较高的插入损耗,这意味着无法实现高Q因子。在US7,012,488中公开了一种机械调谐的腔体,其中形成腔体的两个部分可以相对于彼此移位,从而允许调整腔体的长度。在电场的最大值处选择截平面,使得零电流流过两部分之间的接触。然而,当远离中心频率时,电流交叉接触面积增加,这导致损耗增加并减小有用的调谐范围。因此,需要一种结合高Q因子、宽的无杂散频带并且紧凑的可调波导谐振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高Q因子、宽的无杂散频带并且紧凑的可调波导谐振器。所述目的是借助于可调波导谐振器获得的,该可调波导谐振器包括具有导电内壁、第一波导端口和第二波导端口的矩形波导部分。谐振器包括位于波导端口之间的至少一个调谐元件。每个调谐元件包括导电体和保持杆,其中保持杆附接到导电体并且可从谐振器的外部移动,使得导电体可以借助于保持杆在波导部分内的多个位置之间移动。这提供了具有高Q因子和宽的无杂散频带的紧凑可调波导谐振器。根据一些方面,波导端口由光阑开口构成。这使得能够串联连接若干可调波导谐振器。根据一些方面,保持杆是导电的。这使得能够将保持杆和导电体制造为单个部分。根据一些方面,保持杆经由对应的孔延伸穿过波导部分,其中这些孔与平面相交,所述平面平行于保持杆在安装时的延伸轴贯穿波导部分。在孔内仅激发在平面中具有电壁的模式,使得避免了经由孔的功率泄漏。根据一些方面,保持杆连接到电可控电机。这样,实现了电控调谐,该电控调谐可以是自适应的。根据一些方面,导电体是圆柱形部分。这样,例如如果通过旋转保持杆来执行导电体的移动,则可以在不改变其在波导部分中的形状的情况下旋转导电体。根据一些方面,调谐元件整体地形成为一个部分。备选地,保持杆包括两个分离的杆部,其附接到导电体的相对侧。备选地,保持杆包括贯穿导电体的一个整体部分。这样,可以以许多合适的方式来制造调谐元件。附图说明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可调波导谐振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示出了可调谐振器的第一示例的示意性顶视剖视图;以及图3示出了可调谐振器的第二示例的示意性截面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示出了可调波导谐振器的示意性透视图,现在将描述可调波导谐振器的第一示例。可调波导谐振器1包括具有导电内壁3、第一波导端口4和第二波导端口5的矩形波导部分2。谐振器1包括调谐元件6,该调谐元件6旨在如箭头所示位于波导端口4、5之间。根据一些方面,波导端口4、5由可变光阑构成,每个可变光阑可以由部分地闭合波导部分的部分导电壁形式的限制构成。根据本公开,调谐元件6包括导电体7和保持杆8a、8b,该保持杆8a、8b附接到导电体7并且可从谐振器1的外部移动。这意味着导电体7可以借助于保持杆8a、8b在波导部分2内的多个位置之间移动。根据一些方面,保持杆8a、8b和导电体7作为整体导电部分形成调谐元件6,备选地,保持杆包括附接到导电体7的相对侧的两个分离的杆部8a、8b或贯穿调谐元件6的一个杆。在后一种情况下,保持杆8a、8b可以导电或不导电。保持杆8a、8b经由对应的孔9、10延伸穿过波导部分2,使得导电体7能够从谐振器1的外部移动,并且,通过移动导电体7并因此使导电体7在波导部分2内移位,谐振器1可以相对于其谐振频率以相对较高的Q值进行调谐。当导电体7以最低频率从腔体的中部向腔体壁移动时,导电体7提供导体负载并在该频率上调谐谐振器,从而导致频率增加。还参考图3,图3示出了穿过平面11的第一孔的放大截面,以便使导电体7以可控方式在波导部分2内移位,根据一些方面,孔9、10包括与保持杆8a、8b处的对应螺纹14啮合的螺纹(不可见)。借助于螺纹,角旋转可以被转换成腔体内的导电体7的非常精确的线性移动。还参考图2,图2示出了可调谐振器1的顶视剖视图,根据一些方面,可调谐振器1包括电可控电机13,其中保持杆8a、8b连接到电可控电机13。这样,可以电控制导电体7在波导部分2内的位置,并因此电控制可调谐振器1的谐振频率。孔9、10与平面11相交,所述平面11平行于保持杆8a、8b在安装时的延伸轴12贯穿波导部分2。在孔11、10内仅激发在平面11中具有电壁的模式,使得避免了经由孔9、10的功率泄漏。这是结果,因为所激发的模式是同轴线中的非传播模式,其中借助于保持杆8a、8b和用作内部相应外部导体的孔9、10建立同轴线。来自谐振腔体的功率泄漏采取了消逝波的形式,消逝波在孔9中迅速衰减,并且,通过适当选择的波导部分的壁的厚度T,避免经由孔9、10的功率泄漏。在导电的保持杆8a、8b的情况下,在保持杆8a、8b和波导部分2之间不需要良好的欧姆接触,因为连接是通过它们之间的虚拟电壁提供的。由于在平面11中的导电体7和导电内壁3之间不存在电压降,所以不存在电流以及因此不存在相关联的损耗。根据一些方面,导电体7是圆柱形部分,导致腔体的谐振频率对导电体7的角位置不敏感。在保持杆8a、8b的旋转移动用于使导电体7移动然后沿该移动旋转的情况下,这是有利的。本公开基于使用导体负载的基本模式TE101矩形腔体。这导致增加了无杂散抑制频带并减小了尺寸。根据一些方面,导体负载具有旋转对称性并且互连相对的导电内壁3。借助于本公开,由于使用了矩形腔体的基本TE101模式,因此获得了减小的尺寸。由于用于在选定频率范围上调谐腔体的导体负载,尺寸被进一步减小。此外,导体负载的腔体具有宽的无杂散频带,并且如前所述,由于导体负载不需要与导电内壁进行欧姆接触,因此不取决于其质量。由此,将导体负载的腔体的Q因子维护在主要由导电体7和腔体的尺寸限定的水平上。在腔体内移动构成负载的导电体7(即调谐其谐振频率)在很小程度上影响Q因子。本公开不限于上述,但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例如,导电体7可以是正方形、矩形、六边形等。波导部分2以及导电体7可以由任何合适的金属(例如铝)制成,或者作为在非导电材料(例如塑料)上的金属镀层制成。金属镀层也可以用于全部或部分覆盖另一种金属。根据一些方面,根据上述的一个或多个可调波导谐振器被包括在波导滤波器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波导谐振器(1),包括具有导电内壁(3)、第一波导端口(4)和第二波导端口(5)的矩形波导部分(2),其中所述谐振器(1)包括位于所述波导端口(4、5)之间的至少一个调谐元件(6),其中,每个调谐元件(6)包括导电体(7)和保持杆(8a、8b),其中所述保持杆(8a、8b)附接到所述导电体(7),并且能够从所述谐振器(1)的外部移动,使得所述导电体(7)能够借助于所述保持杆(8a、8b)在所述波导部分(2)内的多个位置之间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可调波导谐振器(1),包括具有导电内壁(3)、第一波导端口(4)和第二波导端口(5)的矩形波导部分(2),其中所述谐振器(1)包括位于所述波导端口(4、5)之间的至少一个调谐元件(6),其中,每个调谐元件(6)包括导电体(7)和保持杆(8a、8b),其中所述保持杆(8a、8b)附接到所述导电体(7),并且能够从所述谐振器(1)的外部移动,使得所述导电体(7)能够借助于所述保持杆(8a、8b)在所述波导部分(2)内的多个位置之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波导谐振器,其中,所述波导端口(4、5)由光阑开口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波导谐振器,其中,所述保持杆(8a、8b)是导电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波导谐振器,其中,所述保持杆(8a、8b)经由对应的孔(9、10)延伸穿过所述波导部分(2),其中,这些孔(9、10)与平面(11)相交,所述平面(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纳托利·德伦尼夫奥韦·佩尔松
申请(专利权)人: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