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机构以及操作机构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42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抑制当操作部的前表面移动至从操作面板突出的位置时的操作部的松动。操作机构20具备筒状的管状柱塞21、筒状的凸缘芯22、以及弹簧23,管状柱塞21连结于旋钮10的轴向后侧,且其至少一端部形成开口;凸缘芯22被收纳于管状柱塞21内,且设置为相对于管状柱塞21能够在轴向上进行滑动;弹簧23相对于凸缘芯22,在轴向上对管状柱塞21施力,在凸缘芯22的外周面以及管状柱塞21的内周面中的任一方设置有槽G,在另一方设置有在槽G内移动的肋部R,槽G以及肋部R分别沿轴向延伸,当旋钮10位于前方位置时,凸缘芯22的肋部R的倾斜面Rb抵接于管状柱塞21的槽G的倾斜面G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操作机构以及操作机构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操作机构以及操作机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在例如加热烹调器具等中,已知有一种操作旋钮装置,其中,使配置于操作面板的开口部内的旋钮构成为通过推-推(push-push)式机构而自如地从操作面板压入以及突出。在不使用热源时压入旋钮,在使用热源时使旋钮突出并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可以调节火力。作为公开了具备上述推-推式机构的操作旋钮装置的文献,例如有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操作旋钮装置中,使弹簧位于操作按钮4(以下,称为操作筒部4)与固定部件5之间,并使操作筒部4构成为相对于固定部件5而进退自如。详细而言,如果从操作筒部4以及与之连结的旋钮4a的前表面与操作面板2的前表面大致形成同一平面的后退位置(专利文献1的图2)开始按压旋钮4a,则设置于推-推式机构的凸轮槽的第1卡定部A与工作销7a的卡合将被解除,工作销7a将沿凸轮槽移动并形成为与第2卡定部B卡合的状态(专利文献1的图3),由此将旋钮4a切换至从操作面板2突出的前进位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3-18982号公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机构,其为能够在后方位置与前方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操作装置所具备的操作机构,在所述后方位置,在前表面具有开口的操作面板与操作部的前表面形成大致同一平面,在所述前方位置,所述操作部通过所述开口并且比所述操作面板更向前侧突出,/n所述操作机构具备:/n筒状的第1壳体部,所述第1壳体部连结于所述操作部的轴向后侧,且其至少一端部形成开口;/n筒状的第2壳体部,所述第2壳体部被收纳于所述第1壳体部内,且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1壳体部能够在轴向上进行滑动;以及/n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相对于所述第2壳体部,在轴向上对所述第1壳体部施力,/n在所述第2壳体部的外周面以及所述第1壳体部的内周面中的任一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6 JP 2018-0582021.一种操作机构,其为能够在后方位置与前方位置之间进行变位的操作装置所具备的操作机构,在所述后方位置,在前表面具有开口的操作面板与操作部的前表面形成大致同一平面,在所述前方位置,所述操作部通过所述开口并且比所述操作面板更向前侧突出,
所述操作机构具备:
筒状的第1壳体部,所述第1壳体部连结于所述操作部的轴向后侧,且其至少一端部形成开口;
筒状的第2壳体部,所述第2壳体部被收纳于所述第1壳体部内,且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1壳体部能够在轴向上进行滑动;以及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相对于所述第2壳体部,在轴向上对所述第1壳体部施力,
在所述第2壳体部的外周面以及所述第1壳体部的内周面中的任一方设置有凹部,在另一方设置有在该凹部内移动的凸部,所述凹部以及所述凸部分别沿轴向延伸,
所述凸部以及所述凹部分别具有倾斜面,随着朝向轴向前侧,所述倾斜面在相对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变大,
当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前方位置时,所述凸部的所述倾斜面抵接于所述凹部的所述倾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机构,其中,
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第1壳体部的内周面,
所述凸部从所述第2壳体部的外周面突出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机构,其中,
所述凹部以及所述凸部分别在所述第1壳体部以及所述第2壳体部的圆周方向上隔开指定间隔地设于至少三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机构,其中,
所述凸部的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对于所述第2壳体部的轴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塚彩人越和也山冈匡太
申请(专利权)人:尼柯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