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I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氧化铝粒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378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氧化铝粒子,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形成且经固着的卡屋构造,平均粒径为3μm~1000μm。另外,提供一种氧化铝粒子,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在两处以上的多处部位交差且集合的、且在彼此交叉的平板的面方向无秩序地配置的状态下经固着的卡屋构造,平均粒径为3μm~100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氧化铝粒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颖氧化铝粒子,且涉及一种其中具有卡屋构造(card-housestructure)的氧化铝粒子。
技术介绍
作为无机填料,例如已知有氮化硼、氧化铝等各种无机填料。这些无机填料根据目的用途而区分使用,与氮化硼等相比,氧化铝不仅具有硬度高、机械强度优异、另外氧化环境中的最高使用温度也高等优异的技术优势,而且更为廉价,因此被寄予大的期待。关于氧化铝,已知有根据其制造方法而具有粒状、针状、平板状等的各种结构的氧化铝。一般而言,板状的氧化铝粒子随着纵横尺寸比变高而表面积增大、体积密度增大,伴随于此,引起粉体的流动性降低,在实用上存在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呈特异的形状的氧化铝而已知有一种双晶氧化铝粒子,其为两片平板状氧化铝以穿插型交叉成长而成,粒径为0.5μm~10μm。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已知有一种水铝石(boehmite)等晶须状的氧化铝复合氧化物微粒子以平板状集合而成的平板状结晶性氧化铝复合氧化物微粒子集合体呈卡屋构造的粒子。平板状结晶性氧化铝复合氧化物微粒子集合体的特征在于特征在于:所述晶须状的氧化铝复合氧化物微粒子的平均长度为2nm~100nm的范围,平均直径为1nm~20nm的范围,复合氧化物微粒子集合体的平均粒径30nm~300nm的范围,平均厚度2nm~50nm的范围。即,微粒子集合体呈卡屋构造的粒子本身也为未达微米级别的微小的氧化铝复合氧化物粒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07066号公报r>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4-28716公报专利技术公开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可提供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对塑料或橡胶赋予耐磨耗性,并提升这些的强度或阻燃性,进而增大表面的摩擦系数,且透明性优异。然而,并未得知此种双晶氧化铝粒子作为粉体而显示出优异的流动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关于此种复合氧化物微粒子集合体呈卡屋构造的粒子,也未得知作为粉体的流动性优异。另外,所述粒子例如在作为填料而添加至粘合剂或溶媒时,有伴随极端的浆料粘度增大而加工性降低的担忧,不仅如此,不利于伴随界面增加的有效率的传导路径的形成,也有损害导热性优异的氧化铝原本的功能之虞。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人为获得流动性更优异的氧化铝粒子,鉴于所述实际情况而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迄今为止所未知的特异形状的氧化铝粒子而非使用如上所述的氧化铝粒子,可大幅改善其自身的流动性,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铝粒子是具有由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形成且经固着的卡屋构造的、平均粒径为3μm~1000μm的氧化铝粒子,因此起到通过其自身可提供流动性更优异的氧化铝的格外显著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双晶氧化铝粒子的示意图。图2是具有由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形成且经固着的卡屋构造的氧化铝粒子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所获得的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铝粒子的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a)。图4是实施例1中所获得的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铝粒子的放大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照片(b)。具体实施方式<具有卡屋构造的氧化铝粒子>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铝粒子具有以下特征:构成所述氧化铝粒子的粒子1)具有由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形成且经固着的卡屋构造;及2)平均粒径为3μm~1000μm。以下,有时将具有由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形成且经固着的卡屋构造,平均粒径为3μm~1000μm的氧化铝粒子仅简记为氧化铝粒子。再者,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谓平板状是指立体上为六面体的板的形状,且二维的投影面的形状为四个角的典型四角形(四角板状),或二维的投影面的形状为五个角以上的多角形(以下,有时将后者称为多角板状)。氧化铝粒子的形态可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来确认。所谓卡屋构造,例如是指板状粒子未取向而复杂地配置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所谓卡屋构造,是指由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形成且经固着的卡屋构造,更具体而言,是指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在两处以上的多处部位交差且集合而成的、且彼此交叉的平板的面方向处于无秩序地配置的状态的卡屋构造(参照图2~图4)。交叉的位置可为平板状氧化铝的任何位置。所谓无秩序地配置的状态,是指彼此的面交叉的方向在X轴、Y轴、Z轴的任一方位均无限制,另外,彼此的面交叉的角度可为任何角度。关于“平板状氧化铝”的详情,之后将进行详细记载。虽视所必需的氧化铝粒子的平均粒径而不同,但在用作填料(填充剂)的情况下,每一个氧化铝粒子中所述平板状氧化铝例如为3片~10000片,其中为10片~5000片、尤其为15片~3000片的情况就性能方面以及可容易地制造方面而言优选。平板状氧化铝的交叉是通过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利用某种相互作用、例如在通过煅烧步骤而进行结晶形成的过程中固着而集合来显现。结果有时也呈现出穿插型。通过平板状氧化铝相互牢固地固着,卡屋构造的强度增加。另外,所谓交叉,表示两个以上的面在一处部位相交,彼此的面相交的位置、直径、面积等并无限制。另外,以交叉部位为起点的面的方位数可为3方位,也可为4方位以上。另外,所述卡屋构造所含的平板状氧化铝自身的面的长径、短径、及厚度可为任何尺寸。另外,也可包含多个尺寸的平板状氧化铝。如上所述,“平板状氧化铝”可为四角板状的氧化铝、或多角板状的氧化铝。在单一的氧化铝粒子内,可存在四角板状的氧化铝与多角板状的氧化铝仅一者,也可存在两者,且其比率也无限制。另外,在不损及原本的目的即流动性提升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在卡屋构造以外,以任何状态包含两片平板状氧化铝交叉而成的大致X字型(有时称为双晶氧化铝粒子。参照图1。)、大致T字型、大致L字型等的粒子,或包含一片的平板状氧化铝。当然,为了获得优异的流动性,优选为这些的含有比例较少,由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形成且经固着的卡屋构造的粒子的含有比例以重量基准计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双晶或一片平板状氧化铝可通过筛分粒、风力分粒等一般的分粒操作而容易地对含有比例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铝粒子在其特异的结构上压坏强度非常高,即便施加外部应力也不容易压坏。由此,当与粘合剂或溶剂调配时,不易引起基于氧化铝粒子自身的各向异性的流动性不良。因此,在充分引出氧化铝粒子本来具有的功能的基础上,即便将其与板状氧化铝粒子一并混合使用,也可使在长边方向上不易取向的板状氧化铝粒子在任意方向上存在。结果,不仅是长边方向上,即便相对于厚度方向,也可表现出导热或机械强度等氧化铝本来具有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铝粒子基于其特异结构上,作为粉体的流动性优异,可改善应用作工业制品时所需的料斗或供料机等机械搬送时所使用的供给机的喷出。本专利技术的氧化铝粒子因其特有的结构而在内部具有孔隙,因此推测虽然体积比重与板状氧化铝粒子相比并无大幅变化,但与板状氧化铝粒子相比,球形度高且如上所述那样为压坏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化铝粒子,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形成且经固着的卡屋构造,平均粒径为3μm~1000μm。/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06 JP 2018-0739861.一种氧化铝粒子,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形成且经固着的卡屋构造,平均粒径为3μm~10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粒子,其中所述三片以上的平板状氧化铝在两处以上的多处部位交差且集合,彼此交叉的平板的面方向处于无秩序地配置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铝粒子,包含α结晶率为90%以上的氧化铝。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新吾糸谷一男袁建军兼松孝之林正道前川文彦佐野义之
申请(专利权)人:DI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