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28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1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部、柔性屏、转轴组件和连杆组件,第一折叠部通过连接部与第二折叠部转动连接,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和连接部形成支撑结构;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在电子设备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折叠部和/或第二折叠部相对于转轴转动,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柔性屏位于电子设备的外侧,且柔性屏位于第一折叠部上的第一部分与柔性屏位于第二折叠部上的第二部分相背设置;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都与转轴组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相连。上述方案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电子设备在展开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其使用频率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子设备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尤其是对大屏电子设备的追求。大屏显示即意味着设备尺寸的增加,给用户携带带来的不便也随之而来。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技术上有了柔性屏的突破和发展。所以,电子设备上将能够折叠的转轴和柔性屏结合成为一种发展方向,柔性屏不但不易破裂,并且更加的轻薄。然而,在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缺陷。现阶段的电子设备,柔性屏在其外侧,折叠状态是作为小屏幕使用,而作为大屏幕使用时,要将电子设备沿着旋转轴往外旋转。柔性屏处在转轴的外侧,电子设备在展开的过程中,会导致柔性屏中间的位置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电子设备在展开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部、柔性屏、转轴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折叠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二折叠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支撑结构,所述柔性屏和所述转轴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面上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或所述第二折叠部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侧,且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上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二折叠部上的第二部分相背设置。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折叠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折叠部连接。在所述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驱动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相互远离,所述连接部增长。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设置有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部、柔性屏、转轴组件和连杆组件,第一折叠部通过连接部与第二折叠部转动相连,柔性屏和转轴组件分别设置于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和连接部形成的支撑结构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且连杆组件与转轴组件、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连接,即连杆组件对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发生相对转动时有较好的支撑作用,在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相对转动而展开的过程中,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相互远离,由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展开支撑,使得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相邻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不会因转动而减小,进而能够使得柔性屏能够较好地被撑开,进而不会导致柔性屏与连接部相对的区域产生褶皱,最终可以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
技术介绍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转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折叠过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第一折叠部、110-第一折叠主体、111-第一导向槽、112-第一支撑台、120-第一盖板;200-第二折叠部、210-第二折叠主体、211-第二导向槽、212-第二支撑台、220-第二盖板;300-连接部;400-柔性屏;500-转轴组件、510-转轴、511-第一连接孔、512-第二连接孔、520-第一转动件、530-第二转动件、540-片状固定部;600-容纳凹槽;700-连杆组件、710-第一连杆、720-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如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柔性屏在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请参考图1~图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折叠部100、第二折叠部200、连接部300、柔性屏400、转轴组件500和连杆组件700。第一折叠部100和第二折叠部200为电子设备的折叠部分,第一折叠部100与第二折叠部200转动连接,从而能够实现第一折叠部100与第二折叠部200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的切换。第一折叠部100、第二折叠部200和连接部300形成支撑结构,柔性屏400和转轴组件500分别设置在支撑结构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从而实现支撑结构的第一面设置有柔性屏400,支撑结构的第二面设置有转轴组件500,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结构的第一面为电子设备的外侧面,支撑结构的第二面为电子设备的内侧面。转轴组件500是实现第一折叠部100相对于第二折叠部200转动的中间连接机构,转轴组件500可以包括转轴510,转轴510位于第二面上与连接部300相对的位置,在电子设备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折叠部100和/或第二折叠部200相对于转轴510转动,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柔性屏400位于电子设备的外侧,且柔性屏400位于第一折叠部100上的第一部分与柔性屏400位于第二折叠部200上的第二部分相背设置,从而实现柔性屏400能够跟随第一折叠部100和第二折叠部20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展开或折叠。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柔性屏400也随之展开,从而形成较大面积的显示区域。在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柔性屏400随之折叠,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外部尺寸较小,确保电子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部、柔性屏、转轴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折叠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二折叠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支撑结构,所述柔性屏和所述转轴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n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面上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或所述第二折叠部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侧,且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上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二折叠部上的第二部分相背设置;/n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折叠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折叠部连接;/n在所述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相互远离,所述连接部增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连接部、柔性屏、转轴组件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折叠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二折叠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支撑结构,所述柔性屏和所述转轴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
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面上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或所述第二折叠部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侧,且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一折叠部上的第一部分与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二折叠部上的第二部分相背设置;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折叠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折叠部连接;
在所述电子设备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相互远离,所述连接部增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转轴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折叠部开设有第一导向空间,所述第二折叠部开设有第二导向空间;
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转动件的第二端伸至所述第一导向空间之内,且所述第一转动件可随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之间的相对转动与所述第一导向空间滑动配合;
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第二端伸至所述第二导向空间之内,且所述第二转动件可随所述第一折叠部与所述第二折叠部之间的相对转动与所述第二导向空间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片状弹性件,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二折叠部和所述连接部形成容纳凹槽,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素军徐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