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190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将聚合物电解质、锂盐、电池添加剂混合均匀后,涂敷在柔性自支撑正极薄膜与柔性自支撑负极薄膜之间,并于30℃~150℃加热的条件下原位聚合1h~8h固化成一体,得到柔性一体化电芯。电芯的一体化、无隔膜化,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电池在弯折过程中活性材料从集流体上的脱落以及各组分错位带来的界面问题,避免了界面阻抗的产生,而用该全固态电池芯制成的全固态电池,也具有较长使用寿命和较高的电性能,在大规模柔性锂电池特别是柔性电子产品以及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和开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柔性/可穿戴器件在智能服装、生物监测器、电子纸、表皮电子学、柔性显示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可穿戴电子产品适配的电源,必须兼具重量轻、体积小、可任意形变,制造过程简单快捷并且成本低廉等特点。锂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能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电化学窗口宽,同时具备柔性优势、回收方便等优点。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封装按照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堆叠,采用金属壳或者铝塑膜软包封装,使得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在柔性/可穿戴器件中的应用中存在障碍,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在发生弯曲、扭折等形变时,一方面由于电极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界面作用力弱,极易出现电极材料开裂甚至脱落,导致电池性能急剧下降,极大的缩短电池使用寿命和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各组分之间的相互错位会造成大的界面问题,导致界面阻抗的增加,极大的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现有的技术中,柔性电极制备方法复杂,材料制备时间长,而传统的涂布法所制备出的各式柔性电极始终无法满足柔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聚合物电解质、锂盐、电池添加剂混合均匀后,涂敷在柔性自支撑正极薄膜与柔性自支撑负极薄膜之间,并于30℃~150℃加热的条件下原位聚合1h~8h固化成一体,得到柔性一体化电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聚合物电解质、锂盐、电池添加剂混合均匀后,涂敷在柔性自支撑正极薄膜与柔性自支撑负极薄膜之间,并于30℃~150℃加热的条件下原位聚合1h~8h固化成一体,得到柔性一体化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电解质、锂盐、电池添加剂的质量比为60~100:10~44:0~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解质为聚甲基磷酸一缩二乙二醇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添加剂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一体化电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自支撑正极薄膜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向溶剂中加入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配成正极电极浆料,并将正极电极浆料涂布于基板上,干燥处理,得到柔性自支撑正极薄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