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堆叠锂离子电池和电池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自堆叠锂离子电池和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锂电池因为其能量密度高、质量轻、环保无污染等,被被广泛使用。在大型的应用领域,如电动汽车中,锂电池则需要组成电池包的形式投入到应用中。如附图5所示,方形电池的成组方式一般是将单体电池竖直放置固定在塑料件上后,用连接片、导线板等连接件将电池的正负极按照指定方式连接,制得电池模块,再将若干个电池模块通过各种连接件焊接制得电池包。这样制得电池需要很多的通过单体电池——电池模块——电池包的层级,需要很多的连接件完成单体电池和电池模块的焊接,这样会影响电池的成组效率,而且也会增加额外的电阻;同样,电池竖直放置的方式也会使电池包在竖直方向高度较高,在安装到电动汽车中时,也会造成较大的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堆叠锂离子电池和电池模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堆叠锂离子电池,包括方形锂离子电池,方形锂离子电池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堆叠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锂离子电池,方形锂离子电池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方形锂离子电池顶端靠近第一侧面处设有第三正极柱(2),方形锂离子电池底端与第三正极柱(2)对应处设有第四正极柱,方形锂离子电池顶端靠近第二侧面处设有第三负极柱(3),方形锂离子电池底端与第三负极柱(3)对应处设有第四正极柱;/n第三正极柱(2)为突出型极柱或凹入型极柱,第三负极柱(3)为凹入型极柱或突出型极柱,第四正极柱为与第三正极柱(2)相匹配的凹入型极柱或突出型极柱,第四负极柱为与第三负极柱(3)相匹配的突出型极柱或凹入型极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堆叠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锂离子电池,方形锂离子电池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方形锂离子电池顶端靠近第一侧面处设有第三正极柱(2),方形锂离子电池底端与第三正极柱(2)对应处设有第四正极柱,方形锂离子电池顶端靠近第二侧面处设有第三负极柱(3),方形锂离子电池底端与第三负极柱(3)对应处设有第四正极柱;
第三正极柱(2)为突出型极柱或凹入型极柱,第三负极柱(3)为凹入型极柱或突出型极柱,第四正极柱为与第三正极柱(2)相匹配的凹入型极柱或突出型极柱,第四负极柱为与第三负极柱(3)相匹配的突出型极柱或凹入型极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堆叠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正极柱,第二侧面上与正极柱对应处均设有负极柱,正极柱为突出型极柱或凹入型极柱,负极柱为与对应的正极柱相匹配的凹入型极柱或突出型极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堆叠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正极柱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正极柱(5)和第二正极柱(4);
负极柱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与第一正极柱(5)对应的第一负极柱和与第二正极柱(4)对应的第二负极柱。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堆叠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方形锂离子电池包括方形壳体(1)和安装在方形壳体(1)内的电芯(6);
方形壳体(1)包括沿第一侧面到第二侧面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半壳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孔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