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活性物质以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178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容量且循环特性优良的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间的结晶结构变化小。例如在放电状态下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并且在以4.6V左右的高电压充电的状态下具有拟尖晶石型结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起因于充放电的结晶结构及体积的变化比现有的正极活性物质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极活性物质以及二次电池本专利技术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IB2018/053274,国际申请日为2018年5月11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880024809.4,名称为“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以及二次电池”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物品、方法或者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序、机器、产品或者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发光装置、蓄电装置、照明装置、电子设备或它们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可用于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电池以及包括二次电池的电子设备。注意,在本说明书中,蓄电装置涉及具有蓄电功能的所有元件及/或装置。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池(也称为二次电池)、锂离子电容器及双电层电容器等都包括在蓄电装置的范畴内。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电子设备是指具有蓄电装置的所有装置,具有蓄电装置的电光装置、具有蓄电装置的信息终端装置等都是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容器及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钴、镁、氧和氟,其中,/n在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用于正极,将锂金属用于负极,将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2wt%的碳酸亚乙烯酯混合而成的物质用于电解液,在25℃环境下将电流值设为0.5C进行恒流充电直到成为4.6V的电压,然后进行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值成为0.01C之后,氩气氛下通过利用CuKα1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所述正极时,/nXRD图案至少在2θ=19.30±0.20°处以及2θ=45.55±0.10°处具有衍射峰,/n所述电流值满足1C=137mA/g。/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19 JP 2017-0998711.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钴、镁、氧和氟,其中,
在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用于正极,将锂金属用于负极,将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2wt%的碳酸亚乙烯酯混合而成的物质用于电解液,在25℃环境下将电流值设为0.5C进行恒流充电直到成为4.6V的电压,然后进行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值成为0.01C之后,氩气氛下通过利用CuKα1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所述正极时,
XRD图案至少在2θ=19.30±0.20°处以及2θ=45.55±0.10°处具有衍射峰,
所述电流值满足1C=137mA/g。


2.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钴、镁、氧和氟,其中,
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用于正极,将锂金属用于负极,将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和2wt%的碳酸亚乙烯酯混合而成的物质用于电解液,在25℃环境下将电流值设为0.5C进行恒流充电直到成为4.6V的电压,然后进行恒压充电直到电流值成为0.01C之后,在氩气氛下通过利用CuKα1线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所述正极时,
XRD图案至少在2θ=19.30±0.20°处以及2θ=45.55±0.10°处具有衍射峰,
在通过里特沃尔德方法分析所述XRD图案时,在所述2θ=19.30±0.20°处以及2θ=45.55±0.10°处具有衍射峰的结晶结构的比率满足60wt%以上,
所述电流值满足1C=137mA/g。


3.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钴、镁、氧和氟,其中,
将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用于正极,将锂金属用于负极,将六氟磷酸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上真弓内田彩米田祐美子门马洋平高桥正弘落合辉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