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面涂覆材料涂层的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面涂覆材料涂层的陶瓷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器中。随着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也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必将对未来人们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容量,而且要求在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容量保持率,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其中,隔膜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正负极的接触,还可以提升电解液的浸润效果和电池离子电导率,因此,高性能的隔膜可以有效提升锂电池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陶瓷隔膜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锂电池隔膜,但是,市场上现有的陶瓷隔膜存在离子电导率较差,电池循环性不佳,对隔膜的耐热性改善不明显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性能优异的锂陶瓷隔膜来满足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面涂覆材料涂层的陶瓷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双面涂覆材料涂层的陶瓷隔膜包括:基膜,以及附着于基膜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一涂层和附着于基膜的第二侧表面的第二涂层;/n其中,所述第一侧表面为面向负极的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为面向正极的表面;/n所述第一涂层的主体材料为氧化物陶瓷颗粒,或者,氧化物陶瓷颗粒与锂化合物颗粒的混合,所述第二涂层的主体材料为锂化合物颗粒;所述第二涂层中锂化合物对应的L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面涂覆材料涂层的陶瓷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双面涂覆材料涂层的陶瓷隔膜包括:基膜,以及附着于基膜的第一侧表面的第一涂层和附着于基膜的第二侧表面的第二涂层;
其中,所述第一侧表面为面向负极的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为面向正极的表面;
所述第一涂层的主体材料为氧化物陶瓷颗粒,或者,氧化物陶瓷颗粒与锂化合物颗粒的混合,所述第二涂层的主体材料为锂化合物颗粒;所述第二涂层中锂化合物对应的Li2O等效成分的含量大于第一涂层中锂化合物对应的Li2O等效成分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隔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化物陶瓷包括Al2O3、SiO2、TiO2、P2O5、MnO、CuO、MgO、Fe2O3、ZnO、NiO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锂化合物包括Li2CO3、Li2SO4、LiAlO2、Li2SiO3、Li2NiO2、LiNiO2、Li2TiO3、Li2ZrO3、LiPO3、Li2MnO3、LiMn2O4、LiFeO2、Li2CuO2、Li2ZnO2、Li2MgO2、LiCoO2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第一涂层中锂化合物对应的Li2O等效成分的含量为0-5%,通过计算第一涂层中锂化合物对应的Li2O等效成分与第一涂层的主体材料的质量比得到;
所述第二涂层中锂化合物对应的Li2O等效成分的含量为5%-70%,通过计算第二涂层中锂化合物对应的Li2O等效成分与第二涂层的主体材料的质量比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锂化合物颗粒的粒径D50在0.1μm-10μm之间;所述氧化物陶瓷颗粒的粒径D50在0.1μm-8μ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和/或所述第二涂层的单侧或两侧还具有胶层;所述胶层的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和/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第二涂层的厚度均在1-10μm之间,所述胶层的厚度在0.5-5μm之间;
所述基膜为有机基膜,包括聚烯烃微孔膜或聚酰亚胺无纺布;所述基膜的厚度为5μm-22μm,孔隙率为3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隔膜,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
所述第一涂层的浆料具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昭,李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