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控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辐射源
,具体地,涉及一种磁控管。
技术介绍
磁控管因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做为高功率微波源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为实现高效率的微波功率合成,相关技术采用注入锁相的技术,向磁控管输入一个稳定的小信号,通过控制小信号的频率和相位来锁定磁控管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然而,上述技术的实现需要增加复杂的外部注入锁相系统,整个系统的成本高、体积大,弱化了磁控管作为微波源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磁控管,能够在磁控管内部进行电磁场耦合,从而提高磁控管输出功率,无需采用复杂的外部注入锁相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磁控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多个第一腔且相邻的第一腔相通;多个阳极,所述阳极设在所述第一腔内且包括筒体和多个设在所述筒体内的扇叶,所述扇叶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延伸,且所述扇叶的外端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相连,多个所述扇叶沿所述筒体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多个第一腔且相邻的第一腔相通;/n多个阳极,所述阳极设在所述第一腔内且包括筒体和多个设在所述筒体内的扇叶,所述扇叶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延伸,且所述扇叶的外端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相连,多个所述扇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扇叶之间形成谐振腔,多个所述谐振腔包括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所述第一谐振腔和所述第二谐振腔沿所述筒体的周向交替布置,所述筒体设有多个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耦合缝,所述耦合缝沿所述筒体的径向贯通所述筒体以连通所述第一谐振腔和所述第一腔;/n多个阴极,所述阴极设在所述筒体内且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磁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所述管体内设有多个第一腔且相邻的第一腔相通;
多个阳极,所述阳极设在所述第一腔内且包括筒体和多个设在所述筒体内的扇叶,所述扇叶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延伸,且所述扇叶的外端与所述筒体的内周面相连,多个所述扇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扇叶之间形成谐振腔,多个所述谐振腔包括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所述第一谐振腔和所述第二谐振腔沿所述筒体的周向交替布置,所述筒体设有多个沿所述筒体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耦合缝,所述耦合缝沿所述筒体的径向贯通所述筒体以连通所述第一谐振腔和所述第一腔;
多个阴极,所述阴极设在所述筒体内且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所述阴极和所述扇叶的内端在所述筒体的径向上间隔开,所述阴极的至少部分位于多个所述扇叶的内侧;
输出缝,所述输出缝设在所述管体上以连通所述第一腔与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其轴向上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筒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敞开设置,
所述磁控管还包括第一磁极和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和所述第二磁极的磁性相异,且所述第一磁极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筒体的第一端配合在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二磁极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筒体的第二端配合在所述筒体内。
技术研发人员:施嘉儒,查皓,裘家琪,柳嘉阳,陈怀璧,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