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边坡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边坡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用于边坡监测的技术手段还较为落后,最普遍的监测手段主要为人工监测。也就是监测员定期采集数据,观察边坡安全情况。近几年,由于我国电子技术的进步,边坡无人监测技术开始兴起。受制于具体实现技术与稳定性要求等方面的原因,现有的边坡无人监测技术采用有线传输数据的方式完成数据传输工作,这种边坡的有线传输方式的缺点较为明显,如造价高、需要布线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边坡监测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边坡监测系统,该边坡监测系统包括: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端、基站和远程监测平台;所述数据采集端与所述基站通讯连接,所述基站与所述远程监测平台通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端,用于采集监测区域内的边坡信息,其中,所述边坡信息包括:位移、压力、应变、应力和降雨量数据;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数据采集端采集的边坡信息,并转发至所述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边坡监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端、基站和远程监测平台;所述数据采集端与所述基站通讯连接,所述基站与所述远程监测平台通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端,用于采集监测区域内的边坡信息,其中,所述边坡信息包括:位移、压力、应变、应力和降雨量数据;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数据采集端采集的边坡信息,并转发至所述远程监测平台;所述远程监测平台对接收到的边坡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基于预建立的边坡险情分析模型,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的边坡险情等级,若判断结果显示边坡险情等级超过预设的边坡险情安全等级阈值,则发出报警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边坡监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采集端、基站和远程监测平台;所述数据采集端与所述基站通讯连接,所述基站与所述远程监测平台通讯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端,用于采集监测区域内的边坡信息,其中,所述边坡信息包括:位移、压力、应变、应力和降雨量数据;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数据采集端采集的边坡信息,并转发至所述远程监测平台;所述远程监测平台对接收到的边坡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基于预建立的边坡险情分析模型,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的边坡险情等级,若判断结果显示边坡险情等级超过预设的边坡险情安全等级阈值,则发出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部署在所述监测区域内的多个传感器节点和多个簇头;所述的多个传感器节点按照预设的加簇规则加入到相应簇头中,成为相应簇头的簇成员节点;所述簇头汇聚其簇内的簇成员节点采集的边坡信息以及其自身采集的边坡信息,经压缩处理后转发至所述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传感器节点包括: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雨量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簇头包括: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雨量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监测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远程监控平台包括:云存储模块、边坡险情分析模块和边坡险情预警模块;
所述云存储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基站发送的边坡信息并进行存储;
所述边坡险情分析模块,用于从所述云存储模块中调取边坡信息,对调取的边坡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基于预建立的边坡险情分析模型,判断所述监测区域内的边坡险情等级,若判断结果显示边坡险情等级超过预设的边坡险情安全等级阈值,则发送驱动指令至所述边坡险情预警模块,驱动所述边坡险情预警模块发出预警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琳,江俊翔,冯坚,何清,黎力韬,彭曦,覃润浦,刘家耀,陈乐,熊师远,姜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