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电设备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楼宇电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用电设备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已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物联网家居、物联网医疗和物联网汽车等,大大的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便捷性。同时,随着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市场需求愈发广泛,当前建筑智能化市场进行楼宇电器智能化控制的方案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基于现场总线的集中控制,并且采用专门的电气线路监测工具进行周期性或在线式监测;(2)采用不同类型的智能开关和智能插座,实现对电器的智能控制。方案(1)虽然能够实现各个电器的电量检测,但是需要重新布线,以及使用专门的电气监测工具,施工工程量和成本相对较高;方案(2)只能够实现单个电器的用电量监测,无法实现整个建筑中电器的用电量监测,没有形成系统化和智能化,且同时依然存在布线的问题。所以,如何实现建筑中各电器的系统化监测,且避免重新布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建筑内电器智能化控制所存在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电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信号发送节点、用电设备控制节点以及通信节点;/n所述开关信号发送节点包括无源无线开关;/n所述用电设备控制节点包括开关信号接收模块、主控模块、用电设备控制模块以及用电设备电量监测模块;/n所述无源无线开关通信连接所述开关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开关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n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开关控制端,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用电设备;/n所述用电设备电量监测模块的采样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电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信号发送节点、用电设备控制节点以及通信节点;
所述开关信号发送节点包括无源无线开关;
所述用电设备控制节点包括开关信号接收模块、主控模块、用电设备控制模块以及用电设备电量监测模块;
所述无源无线开关通信连接所述开关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开关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开关控制端,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供电电源,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用电设备;
所述用电设备电量监测模块的采样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用电设备电量监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开关信号接收模块还通过所述通信节点通信连接服务器和/或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电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电量监测模块包括HLW8032型电量检测芯片(U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以及第一电容(C14),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6)为4个电阻串联组成;
所述HLW8032型电量检测芯片(U3)的CIP管脚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分别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R3)的一端;
所述HLW8032型电量检测芯片(U3)的CIN管脚通过所述第三电阻(R4)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3)的另一端;
所述HLW8032型电量检测芯片(U3)的VIP管脚分别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6)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电容(C14)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6)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
所述HLW8032型电量检测芯片(U3)的TX管脚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7)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用电设备电量监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第六电阻(R7)的另一端还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8),所述第七电阻(R8)、所述第四电阻(R5)以及所述第一电容(C1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电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K1)、第八电阻(R13)、第九电阻(R14)、三极管(Q1)、第二电容(C17)以及二极管(D5);
所述继电器(K1)的公共触点(K12)作为所述用电设备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供电电源;
所述继电器(K1)的第一线圈端(K11)电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的第二线圈端(K15)分别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华,周勇兴,王立兴,潘衡,邹珂,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英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