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包含其的电子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85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包含其的电子终端。所述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电致变色薄膜、正极、负极和封边结构;其中,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错位设置,形成重叠区域和非重叠区域,变色层位于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之间的重叠区域;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的非重叠区域上;封边结构至少覆盖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靠近重叠区域的侧面、变色层的侧面、第一导电基底靠近第二电极的部分或全部侧面,以及第二导电基底靠近第一电极的部分或全部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具有较高的防水气密性,能够减小非变色区的面积,并防止增塑剂等在电致变色器件加工过程中侵入变色层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包含其的电子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致变色
,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和包含其的电子终端。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sm)是指施加电压时由于电场方向而可逆地改变颜色的现象,将具有这种特性的由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材料的光特性可逆地改变的物质称为电致变色物质。这种电致变色物质具有如下特性:当从外部没有施加电信号时,不显示颜色,而当施加电信号时,显示颜色,或者与之相反,当从外部没有施加电信号时,显示颜色,而当施加电信号时,颜色消失。电致变色器件是利用由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而导致电致变色物质的透光率改变的现象的器件,用于调节如电子货架标签(ESL:electroshelflabel)等需要特定部变色的显示器、大型海报或信息板等公告用装置、智能窗、建筑用窗户玻璃、汽车镜、柔性显示器、汽车用天窗、运动眼镜等的透光率或者反射率,随着最近发现除了在可见光区域中的变色以外还具有红外线屏蔽效果,作为能量节约型产品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CN101960374A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以及电致变色器件所用的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基底、第二导电基底、变色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封边结构;/n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错位设置,形成重叠区域和非重叠区域,所述变色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之间的重叠区域;/n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所述第二导电基底的非重叠区域上;/n所述封边结构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靠近所述重叠区域的侧面、所述变色层的侧面、所述第一导电基底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部分或全部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基底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部分或全部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基底、第二导电基底、变色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封边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错位设置,形成重叠区域和非重叠区域,所述变色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第二导电基底之间的重叠区域;
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和所述第二导电基底的非重叠区域上;
所述封边结构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靠近所述重叠区域的侧面、所述变色层的侧面、所述第一导电基底靠近所述第二电极的部分或全部侧面,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基底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部分或全部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变色层之间、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变色层之间的间距各自独立地为0.1-5mm,进一步优选各自独立地为0.1-1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宽度各自独立地为0.5-1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厚度各自独立地≤250μm;
优选地,所述封边结构的厚度为50-5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靠近所述变色层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包括第二基材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层靠近所述变色层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结构还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基底位于所述重叠区域内的,且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部分表面;
优选地,所述封边结构还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基底位于所述重叠区域内的,且远离所述变色层一侧的部分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除远离所述重叠区域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智睿钟卓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