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利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83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设置超声波传感器在汽车后保险杠下方,设定一段时间范围内检测到的踢脚信号为有效信号,不在该时间范围内的为非法踢脚信号;S2.设定以设置好的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为有效信号,不是该顺序过程的为非法踢脚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采用了好的检测策略:设定的时间范围和信号变化过程去实现可靠检测,减少误作动,即真正有“踢脚”动作时应能可靠识别到,无“踢脚”动作时不能被误识别为“踢脚”动作而误作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用于汽车尾门(或称后备箱)开启的传感器采用电容感应式,即保险杠上安装两条天线,控制器主机根据天线感应的电容值变化判断是否有“踢脚”动作,并把信息通过LIN等信号线传给PEPS(PassiveEntryPassiveStart,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PEPS收到尾门开启请求信号后进行钥匙搜索,若有钥匙在附近,则通知尾门拉杆系统启动尾门开启。此常规方式通常需要采用两条天线及控制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6882023B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开启控制方法,包括:检测传感器的探测区域内的脚踢动作,判断脚踢动作是否正确;传感器安装于汽车后保险杆且近驾驶座的一侧;传感器通过支架固定在汽车后保险杆且近驾驶座的一侧、后轮挡泥板的后方,支架还设置有至少4个固定点,支架与汽车的后保险杆通过至少4个固定点进行固定;当PEPS系统收到脚踢动作正确的信号,并且通过PEPS系统确定出汽车尾门当前为上锁状态时,检测在设定的钥匙搜索区域内是否存在汽车对应的智能钥匙;若存在对应的智能钥匙,通过PEPS系统向车身控制模块发送尾门开启请求,尾门开启请求用于触发车身控制模块控制汽车尾门解锁;检测在设定的钥匙搜索区域内是否存在汽车对应的智能钥匙,包括:检测汽车是否有至少一个车门为打开状态;若是,通过设定的第一天线检测在设定的钥匙搜索区域内是否存在汽车对应的智能钥匙;否则,通过第一天线和设定的第二天线检测在设定的钥匙搜索区域内是否存在汽车对应的智能钥匙;第一天线设置于汽车的后保险杆,第二天线设置于汽车的驾驶员侧前车门把手位置。在如何判断脚踢动作是否正确,该专利文献CN106882023B公开的技术方案为:检测脚踢动作发生时传感器与接地电场之间的电场变化值,将电场变化值转化成对应的电压波形,根据电压波形判断脚踢动作是否正确。但是采用电容感应式方案,成本较高,安装也麻烦,而且也会出现误作动情况,即无“踢脚”动作而被误识别为“踢脚”动作而误开启汽车尾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现可靠检测,减少误作动,成本较低,安装简单的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置超声波传感器在汽车后保险杠下方,设定一段时间范围内检测到的踢脚信号为有效信号,不在该时间范围内的为非法踢脚信号;S2.设定以设置好的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为有效信号,不是该顺序过程的为非法踢脚信号。进一步地,S1中,设定400-800mS的时间内检测到的脚信号为有效信号。进一步地,S2中,设置好的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为:无信号→远信号→近信号→长鸣信号→近信号→远信号→无信号的过程;或者无信号→近信号→长鸣信号→近信号→无信号;或者无信号→远信号→长鸣信号→近信号→无信号的过程。进一步地,S1中,检测的间隔时间为几毫秒,几为10以内的自然数。进一步地,在S1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11.设置探头探测是否有人靠近并处于汽车后保险杠后方近距离位置;所述探头设置在汽车后保险杠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探头为1个、2个、3个或4个。进一步地,还包括如下步骤:S3.定期以地面为障碍物进行检测,若无法检测或检测信号很小,则认为探头失效或被泥巴盖住,并发出信号提醒。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采用了好的检测策略:设定的时间范围和信号变化过程去实现可靠检测,减少误作动,即真正有“踢脚”动作时应能可靠识别到,无“踢脚”动作时不能被误识别为“踢脚”动作而误作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中的无信号→远信号→近信号→长鸣信号的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的踢脚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置超声波传感器在汽车后保险杠下方,设定一段时间范围内检测到的踢脚信号为有效信号,不在该时间范围内的为非法踢脚信号。这一步是模拟实际踢脚时间,一个常规“踢脚”动作的时间一般约600ms,所以定义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踢脚信号才认为是一个有效信号,一定时间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例如为400-800mS,超出部份或不足部分均为非法踢脚信号,以减少非法踢脚信号造成误作动。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适当调整范围,例如400-1000,500-1000ms,这些都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S2.设定以设置好的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为有效信号,不是该顺序过程的为非法踢脚信号。正常的踢脚信号应该是:无信号→远信号→近信号→长鸣信号→近信号→远信号→无信号的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若能识别到这过程,就认为是一个有效踢脚信号。可参见图1所示,图1示出了部分信号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为权衡可靠检测与误作动的关系,不一定完全依照以上过程,可能会省略部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例如:无信号→近信号→长鸣信号→近信号→无信号;或者无信号→远信号→长鸣信号→近信号→无信号等就可以认为是一个踢脚信号,因为过于偏重某方面就有可能造成不会误作动但经常无法可靠检测或能可靠检测但误作动率高的情况。因此,这几种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都可以预先设置,只要在设定的时间内,符合其中一种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就可以判断为有效的踢脚信号。也就是,需要同时满足在预先设定的时间范围及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踢脚信号。否则就被认为是无效的踢脚信号,从而实现可靠检测,减少误作动,即真正有“踢脚”动作时应能可靠识别到,无“踢脚”动作时不能被误识别为“踢脚”动作而误作动。为提高检测速度,一般不会采用常规超声波雷达的几十毫秒检测间隔时间,而提高到几毫秒,这样单位时间内检测次数较多,踢脚有效性越高。其中“几”为10以内的自然数,例如10、9、8、7、6或5等。实施例2在汽车发展起步阶段,汽车电子并不发达,倒车雷达产品的安装率低,一般只有高配的车型才会配置倒车雷达。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的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设置超声波传感器在汽车后保险杠下方,设定一段时间范围内检测到的踢脚信号为有效信号,不在该时间范围内的为非法踢脚信号;/nS2.设定以设置好的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为有效信号,不是该顺序过程的为非法踢脚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设置超声波传感器在汽车后保险杠下方,设定一段时间范围内检测到的踢脚信号为有效信号,不在该时间范围内的为非法踢脚信号;
S2.设定以设置好的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为有效信号,不是该顺序过程的为非法踢脚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设定400-800mS的时间内检测到的脚信号为有效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尾门开启的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设置好的信号变化的顺序过程为:无信号→远信号→近信号→长鸣信号→近信号→远信号→无信号的过程;或者无信号→近信号→长鸣信号→近信号→无信号;或者无信号→远信号→长鸣信号→近信号→无信号的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尾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云
申请(专利权)人:王利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