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574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车厢和驾驶舱,所述驾驶舱还设有主机柜,所述主机柜内设有存储器、GMS通信模块和一个包含GPS卫星定位模块的CPU控制器;所述车厢后端还设有用于进出层架上的控制进出的后门板托架,所述车厢内每层前后端均设有多个视频终端、所述后门板托架的底部均设有多个重量传感器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CPU控制器进行通讯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控制每层各栏的生猪装载量;所述车厢的每层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CPU控制器通过GMS通信模块与互联网总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集中搜集到中控终端,及时监测生猪在运输途中的健康状态以及车厢内温度,监测车厢内的环境状态,自动适时作出调控决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智能控制
,具体为一种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生猪在运输途中,拥挤在车厢内,车厢内长途运输时,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及拥挤状态对生猪的健康和肉质会有影响。目前生猪的运输车以围栏式为主,不适用长时间和长途运输。采用半封闭式车厢可便于防疫、防暑的管理。从有关生猪疫情地域性传播的情况看,生猪运输是重要的传播方式;而防疫主管部门和生猪承运者缺少一种用于生猪运输车的监控系统来监测生猪在运输途中的健康状态以及车厢内温度,监测车厢内的环境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用以解决对生猪运营的高效运营和疫情防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车厢和驾驶舱,所述驾驶舱还设有主机柜,所述主机柜内设有存储器、GMS通信模块和一个包含GPS卫星定位模块的CPU控制器;所述车厢后端还设有用于进出层架上的控制进出的后门板托架,所述车厢内每层前后端均设有多个视频终端、所述后门板托架的底部均设有多个重量传感器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CPU控制器进行通讯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控制每层各栏的生猪装载量;所述车厢的每层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CPU控制器通过GMS通信模块与互联网总线连接,所述视频终端、重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CPU控制器进行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视频终端为红外摄像头,所述视频终端用于搜集装载的生猪的体温和生猪的状态视频。所述车厢前端的内部每层均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外接于所述车厢设有辅助设备室内的空调设备和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车厢还设有唯一的SIM客户识别模块,所述SIM客户识别模块与CPU控制器的ID号进行绑定。所述空调设备和负离子发生器与CPU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CPU控制器与驾驶舱的中控终端进行连接,且所述CPU控制器内设有控制系统平台,显示于中控终端。所述控制系统平台用于显示收集到的参数以及发送控制指令。所述车厢的两侧设有电动执行的百叶窗。所述后门板托架通过设置在升降机构实现分层分装。所述车厢三层的分栏设有电动执行的转动栏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系统用于疫情的智能监控状态,控制各栏生猪的装载量,确保运载效率和安全;及时获取生猪的健康状态,在装载前预防对装载的生猪进行消毒冲洗干净;非洲猪瘟的感染途径以通过身体接触即可传播,在装载时能发现、阻挡病猪上车。本专利技术可在运输途中保证运输的生猪的健康运输以及定时监控,并且系统提供的数据可提供可溯源的监控。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车厢后端的视频终端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1、车厢;2、驾驶舱;3、负离子发生器;4、空调设备;5、主机柜;6、视频终端;7、出风口;8、温度传感器;9、重量传感器;10、CPU控制器;11、SIM客户识别模块;12、GPS卫星定位模块;13、GMS通信模块;14、中控终端;15、百叶窗;16、存储器;17、后门板托架;18、升降机构;19、转动栏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如图1-4所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车厢1和驾驶舱2,驾驶舱2还设有主机柜5,主机柜5内设有存储器16、GMS通信模块13和一个包含GPS卫星定位模块12的CPU控制器10;车厢1后端还设有用于进出层架上的控制进出的后门板托架17,上述提及的CPU、GMS、SIM模块,市场有现成的集成芯片,具体设计时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型,比如数据容量、数据线的位数等。车厢1内每层前后端均设有多个视频终端6、后门板托架17的底部均设有多个重量传感器9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CPU控制器10进行通讯连接;重量传感器9用于控制每层各栏的生猪装载量;车上装载的重量密度,要求控制在不超过265公斤/平方米,程序也会以此为判据,检测设在后门板装置入口通道上的重量传感器,控制通道进入门的开关。车厢1的每层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8;CPU控制器10通过GMS通信模块13与互联网总线连接,视频终端6、重量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8分别与CPU控制器10进行电性连接。视频终端6为红外摄像头,视频终端6用于搜集装载的生猪的体温和生猪的状态视频。车厢1前端的内部每层均设有出风口7,出风口7外接于车厢1设有辅助设备室内的空调设备4和负离子发生器3。具体的说,辅助设备室设有发电机补偿设备,可以用空调设备和离子发生器的外部供电。比如对厢室内的温度,猪仔适宜的温度在25-30℃之间,所述的程序会以此为标准,调控制冷、送风等设备。车厢1还设有唯一的SIM客户识别模块11,SIM客户识别模块11与CPU控制器10的ID号进行绑定。能实现卫星定位、车辆运行位置跟踪。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满足行业监管、防疫部门对承运车辆的功能要求。空调设备4和负离子发生器3与CPU控制器10通信连接,CPU控制器10与驾驶舱2的中控终端14进行连接,且CPU控制器10内设有控制系统平台,显示于中控终端14。控制系统平台用于显示收集到的参数以及发送控制指令。若采用触摸屏,也可直接在屏幕上按提示输入所需数据。车厢1的两侧设有电动执行的百叶窗15。百叶窗在外接温度较适宜时,直接打开百叶窗进行内外气流交换。后门板托架18通过设置在升降机构19实现分层分装。将生猪分层装载入栏,满足265kg/㎡的装载要求。所述车厢1三层的分栏设有电动执行的转动栏门19。转动栏门19通过重量传感器的作用实现电动开闭,达到265kg/㎡时,自动关闭。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在车辆运营中对猪仔健康、舒适度、运载效率和安全性的监控。本监控系统开启工作后,相关程序会及时捕捉到我们在相关监测点设置的传感器状态变化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本运输车只需掌控所承载猪仔的是否有感染非洲猪瘟,而猪仔是否感染,现场可观察体征主要是体温。所以我们这里设置了光热感应传感器,现实中某些频率参数的红外发射/接收LED管既可选用。驾驶舱的视频终端经由模数、数模转换电路连在CPU控制器,使得安装在厢室内的监控终端可以在视频终端上看到厢室内猪仔的画面。还可以与手机上的App关联后,直接获取本车的数据,诸如车牌照、承载人、当值运载量、猪仔状况,以及卫星定位信息,公共服务器网上通讯提供防疫监管部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车厢(1)和驾驶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2)还设有主机柜(5),所述主机柜(5)内设有存储器(16)、GMS通信模块(13)和一个包含GPS卫星定位模块(12)的CPU控制器(10);所述车厢(1)后端还设有用于进出层架上的控制进出的后门板托架(17),/n所述车厢(1)内每层前后端均设有多个视频终端(6)、所述后门板托架(17)的底部均设有多个重量传感器(9)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CPU控制器(10)进行通讯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9)用于控制每层各栏的生猪装载量;/n所述车厢(1)的每层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8);所述CPU控制器(10)通过GMS通信模块(13)与互联网总线连接,/n所述视频终端(6)、重量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8)分别与CPU控制器(10)进行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车厢(1)和驾驶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2)还设有主机柜(5),所述主机柜(5)内设有存储器(16)、GMS通信模块(13)和一个包含GPS卫星定位模块(12)的CPU控制器(10);所述车厢(1)后端还设有用于进出层架上的控制进出的后门板托架(17),
所述车厢(1)内每层前后端均设有多个视频终端(6)、所述后门板托架(17)的底部均设有多个重量传感器(9)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CPU控制器(10)进行通讯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9)用于控制每层各栏的生猪装载量;
所述车厢(1)的每层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8);所述CPU控制器(10)通过GMS通信模块(13)与互联网总线连接,
所述视频终端(6)、重量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8)分别与CPU控制器(10)进行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终端(6)为红外摄像头,所述视频终端(6)用于搜集装载的生猪的体温和生猪的状态视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猪运输车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1)前端的内部每层均设有出风口(7),所述出风口(7)外接于所述车厢(1)设有辅助设备室内的空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顾璇任涛姜楠郑保国王洋姜德兴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食安天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