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用微通道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用微通道换热器,属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用的回热器及预冷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行业的发展也朝着高参数高效化不断的发展,随着电力机组负荷的不断提升,常规朗肯循环发电技术的发展逐渐达到了瓶颈,受限于材料工业的高昂研发代价而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在此种情况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布雷顿循环越来受到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重视。据有关资料,由于所用工质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流动性强、传热效率高、可压缩性小的特点,使得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既可以在300MW以下机组达到超过蒸汽朗肯循环的效率,还可以在参数为600℃时达到火电700℃的发电效率,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回热器、预冷器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中的重要部件,其中回热器的作用是利用汽轮机做功后的二氧化碳加热进入锅炉的二氧化碳,而预冷器是利用外部冷却水尽可能的降低在回热器内换热后的二氧化碳的温度,达到降低压缩功的目的,目前公认的适合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的回热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用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1)和换热板片;其中,端板(1)设置在两侧的最外层进行封固,两侧端板(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换热板片,换热板片通过扩散焊接相连接;/n所述换热板片分为冷板(2)和热板(3),冷板(2)和热板(3)层层间隔堆叠,所述冷板(2)和热板(3)通过化学蚀刻的方式形成若干半圆形通道,冷板(2)的半圆形通道与热板(3)的半圆形通道半径不同,冷板(2)和热板(3)上的通道均为平行均布,且通道数量相等,冷板(2)和热板(3)的通道位置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用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1)和换热板片;其中,端板(1)设置在两侧的最外层进行封固,两侧端板(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换热板片,换热板片通过扩散焊接相连接;
所述换热板片分为冷板(2)和热板(3),冷板(2)和热板(3)层层间隔堆叠,所述冷板(2)和热板(3)通过化学蚀刻的方式形成若干半圆形通道,冷板(2)的半圆形通道与热板(3)的半圆形通道半径不同,冷板(2)和热板(3)上的通道均为平行均布,且通道数量相等,冷板(2)和热板(3)的通道位置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循环用微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卉,张志鹏,董爱华,张春伟,国金莲,杨军,刘瑞梅,刘学,王广林,张小波,韩健,邓剑虹,刘铁映,佟宝玉,卫乐,王良超,苏雪刚,江号叶,刘中平,刘博,李凤梅,邱平,张东,章岱超,吕永柱,腾飞,郭雅琼,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