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直接空冷平台的导流增压下延挡风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722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冷平台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直接空冷平台的导流增压下延挡风墙,包括支架、导流叶片和导流叶片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包括平板形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边缘连接形成“V”形结构的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表面上均活动安装有若干个平行排列的所述导流叶片,且导流叶片的安装端垂直于所述边缘。所述导流叶片的上表面为平面状,下表面为弧形,由上一导流叶片的下表面和相邻下一导流叶片的上表面构成风口,所述风口从导流叶片的自由端向安装端扩大。所述导流叶片驱动装置用于导流叶片转动。所述挡风墙可以减小自然风对机组空冷平台的影响,增强空冷平台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直接空冷平台的导流增压下延挡风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冷平台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直接空冷平台的导流增压下延挡风墙。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现在,我国北方新建火电机组都要求采用空冷,空冷平台的突出优势是相比传统的湿冷机组节水约70%左右。空冷凝汽器是空冷平台的主要辅助设备,利用空冷凝汽器建立汽轮机真空,而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效率是决定机组真空的关键。由于现阶段我国空冷凝汽器以布置在空冷平台上为主,受自然风影响较大,如自然风的风向、风速、风温及流场分布都对空冷凝汽器换热效率有直接影响。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对于空冷平台而言,由于自然风速远小于当地声速的三分之一,所以空冷平台周围的大气运动被认为是不可压缩定常流动,因此自然风就形成了有规模、有运动规律的流场。但是这种流场对空冷平台的换热效率有很大影响。机组正常运行时,空冷凝汽器上部热气流呈羽流状,当较大的自然风形成流场运动到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直接空冷平台的导流增压下延挡风墙,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板形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边缘连接形成“V”形结构的支架;/n导流叶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表面上均活动安装有若干个平行排列的所述导流叶片,且导流叶片的安装端垂直于所述边缘;/n其中,所述导流叶片的上表面为平面状,下表面为弧形,由上一导流叶片的下表面和相邻下一导流叶片的上表面构成风口,且在相邻导流叶片相互平行的情况下,所述风口从导流叶片的自由端向安装端扩大;/n导流叶片驱动装置,所述导流叶片驱动装置为两组,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导流叶片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直接空冷平台的导流增压下延挡风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板形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边缘连接形成“V”形结构的支架;
导流叶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外表面上均活动安装有若干个平行排列的所述导流叶片,且导流叶片的安装端垂直于所述边缘;
其中,所述导流叶片的上表面为平面状,下表面为弧形,由上一导流叶片的下表面和相邻下一导流叶片的上表面构成风口,且在相邻导流叶片相互平行的情况下,所述风口从导流叶片的自由端向安装端扩大;
导流叶片驱动装置,所述导流叶片驱动装置为两组,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的导流叶片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直接空冷平台的导流增压下延挡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中均设置有竖向的分隔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直接空冷平台的导流增压下延挡风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各自的导流叶片由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相如史志慧赵爽赵亚斌霍心广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