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混煤燃烧的燃煤电厂直流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68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混煤燃烧的燃煤电厂直流燃烧器,采用双一次通道给粉设计,结构上包括,两个90°弯头通道、水平一次风通道、周界风通道、燃烧器喷嘴,混煤掺烧时,两股一次风气流分别携带两种单煤煤粉进入水平一次风通道,在90°弯头、浓淡煤粉分离挡板、分离器的作用下,一次风煤粉气流被划分为高、低浓度煤粉气流区域,分别由高、低浓度煤粉喷嘴喷入炉内。周界风通道内设有周界风量调节挡板,调整周界风与一次风风量比例。燃烧器喷嘴内设有浓淡煤粉可调分割挡板,调整高低浓度煤粉气流比例,进而控制混煤掺烧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改善锅炉炉体温度分布,提高了难燃煤粉掺烧比例,有利于混煤的着火与稳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混煤燃烧的燃煤电厂直流燃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
,特别是燃煤电厂使用的直流燃烧器。
技术介绍
基于目前国内煤炭供应及电力行业运行现状,混煤掺烧是目前燃煤电厂普遍存在的现象。合理的掺烧方式有助于优化煤粉燃烧、提高锅炉经济效益、保证锅炉燃烧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然而由于每台锅炉机组燃用煤种、运行方式及炉型结构不同,选用的掺烧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截至目前,常用的混煤掺烧方式可以分为三类:间断掺烧、炉前预混掺烧、分磨入炉掺烧。其中,间断掺烧煤种适应性较差;炉前预混掺烧成本较高,对煤场管理及操作要求较高;相比之下,分磨入炉掺烧可确保不同煤种在炉内燃烧过程中充分混合,避免因入炉煤质波动较大带来的安全问题,并且对目前主流的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响应良好。一般来说,对于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的锅炉机组,分磨入炉混煤掺烧常采用分仓上煤、分层燃烧的方式,即单层的直流燃烧器只燃用一种单煤煤种,通过配风及燃烧器摆角调整,实现炉内燃烧区域的混煤燃烧。然而,当混合的单煤煤质相差较大时,容易造成不同层燃烧器喷口区域温差较大,严重时造成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影响锅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混煤燃烧的燃煤电厂直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一次风通道(3),所述水平一次风通道(3)呈管状,其一端设有两组弯头通道,即弯头通道A(1)和弯头通道B(2),另一端设有燃烧器喷口(5),燃烧器喷口(5)外侧设有与燃烧器喷口(5)方向一致的周界风出风口,周界风出风口连接周界风通道(4),所述弯头通道内设有煤粉浓缩挡板与煤粉浓缩器,所述煤粉浓缩挡板呈板状体,置于弯头通道内,将通道分隔为两个部分,即内通道和外通道,所述浓淡煤粉分离器呈喇叭状管体,其较大的一端连接在弯头通道内被煤粉浓缩挡板分隔的外通道处,较小的一端置于水平一次风通道(3)的轴心处,所述弯头通道A(1)和弯头通道B(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混煤燃烧的燃煤电厂直流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一次风通道(3),所述水平一次风通道(3)呈管状,其一端设有两组弯头通道,即弯头通道A(1)和弯头通道B(2),另一端设有燃烧器喷口(5),燃烧器喷口(5)外侧设有与燃烧器喷口(5)方向一致的周界风出风口,周界风出风口连接周界风通道(4),所述弯头通道内设有煤粉浓缩挡板与煤粉浓缩器,所述煤粉浓缩挡板呈板状体,置于弯头通道内,将通道分隔为两个部分,即内通道和外通道,所述浓淡煤粉分离器呈喇叭状管体,其较大的一端连接在弯头通道内被煤粉浓缩挡板分隔的外通道处,较小的一端置于水平一次风通道(3)的轴心处,所述弯头通道A(1)和弯头通道B(2)与水平一次风通道(3)内能够通入一次风煤粉气流,周界风通道(4)内能够通入周界风气流,即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隽黄超明建新殷辉万兵李红跃吴珺斐郭春城张涛宋兵刘素君刘晓虎白生龙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