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高效高紧凑换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561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柴油机高效高紧凑换气系统,包括凸轮轴及缸盖;凸轮轴上设有进气沟槽凸轮及排气沟槽凸轮;缸盖内设有进气道及排气道,进气道与排气道之间设有用于连通的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柴油机高效高紧凑换气系统,通过控制进气沟槽凸轮、排气沟槽凸轮、进气气门凸轮及排气气门凸轮,可以实现第一空气腔、第二空气腔、进气道、排气道及发动机气缸之间的通断,实现气道喉口流通面积翻倍,有效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和流通能力,最终提升发动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高效高紧凑换气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机高效高紧凑换气系统。
技术介绍
内燃机至今仍然是热效率最高、单位体积和单位重量功率最大的原动机,应用非常广泛,然而随着世界能源的逐渐短缺以及环境资源的不断恶化,我们需要内燃机满足更严格的油耗标准和排放法规。传统柴油机为了实现较高的热效率,几何压缩设定较高,缸盖底板难以像汽油机设置成屋脊形状,随着发动机功率的进一步提高,发动机需要更多的进气量,但目前气道都为渐缩口形式,受气道喉口面积限制,存在进排气阻力大,流通能力受限,制约功率与热效率提高的问题,因此如何在高转速下大流量进气条件下尽可能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降低换气损失,进而优化燃烧过程,提升发动机性能,成为现有技术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柴油机高效高紧凑换气系统,通过控制进气沟槽凸轮、排气沟槽凸轮、进气气门凸轮及排气气门凸轮,可以实现第一空气腔、第二空气腔、进气道、排气道及发动机气缸之间的通断,实现气道喉口流通面积翻倍,有效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机高效高紧凑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轴(1)及缸盖(15);所述凸轮轴(1)上设有进气沟槽凸轮(3)及排气沟槽凸轮(4);所述缸盖(15)内设有进气道(13)及排气道(7),所述进气道(13)与所述排气道(7)之间设有用于连通的通道(10);/n进气门(11)的气门杆上套设进气控制阀(14);所述进气控制阀(14)底部、所述进气道(13)的喉口及所述进气门(11)底部的气门三者组成第一空气腔(12);所述进气控制阀(14)顶部沿所述进气沟槽凸轮(3)的沟槽轨迹上下运动;所述凸轮轴(1)上设有进气气门凸轮(2),所述进气气门凸轮(2)与所述进气门(11)顶部接触时,所述进气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高效高紧凑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轮轴(1)及缸盖(15);所述凸轮轴(1)上设有进气沟槽凸轮(3)及排气沟槽凸轮(4);所述缸盖(15)内设有进气道(13)及排气道(7),所述进气道(13)与所述排气道(7)之间设有用于连通的通道(10);
进气门(11)的气门杆上套设进气控制阀(14);所述进气控制阀(14)底部、所述进气道(13)的喉口及所述进气门(11)底部的气门三者组成第一空气腔(12);所述进气控制阀(14)顶部沿所述进气沟槽凸轮(3)的沟槽轨迹上下运动;所述凸轮轴(1)上设有进气气门凸轮(2),所述进气气门凸轮(2)与所述进气门(11)顶部接触时,所述进气门(11)底端气门离开所述进气道(13)的喉口;
排气门(9)的气门杆上套设排气控制阀(6);所述排气控制阀(6)底部、所述排气道(7)的喉口及所述排气门(9)底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宇黄树和张明贺李研芳徐洋曹斯琦胡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