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60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6
一种基于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隧道A段开挖至连通溶洞;S2:对暗河进行改道,使暗河不流经溶洞;S3:对溶洞进行回填,直至回填至隧道基础面;S4:对溶洞洞壁进行防护处理,并在洞壁上均匀施作多根锚索;S5:对溶洞进行满填,并使锚索与满填后的回填体连接;S6:对回填体进行开挖形成与隧道A段连通的隧道B段;S7:在隧道A段和隧道B段进行跨桥施工,使桥梁的载荷位于两端的隧道A段。具有稳定可靠、安全性高、能防止沉降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玉京山隧道位于云南省威信县境内,全长6306m,双线隧道。2016年7月23日,横洞工区小里程端掌子面超前钻孔探测到溶洞,揭示后发现巨型溶洞大厅及暗河。该溶洞横向长约230m,宽约93m,大致呈一长方形,溶洞顶部呈穹窿状,大厅垂直高度50~130m不等,线路方向右侧高,左侧底;且于溶洞左侧坡脚发育一条暗河,河面宽5~15m。隧道穿越巨型溶洞大厅,巨型溶洞大厅两侧为隧道A段,隧道穿越溶洞大厅为B段。由于隧道要穿越巨型溶洞大厅,并且底部具有暗河,前期施工与后期运营均带来高风险,如溶洞顶部掉块、底部由于暗河原因产生沉降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可靠、安全性高、能防止沉降的基于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方法,环境包括溶洞和位于溶洞底部的暗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包括溶洞(1)和位于溶洞(1)底部的暗河(2),隧道穿越溶洞(1),溶洞(1)两端的隧道为隧道A段,穿越溶洞(1)中的隧道为隧道B段;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隧道A段开挖至连通溶洞(1);/nS2:对暗河(2)进行改道,使暗河(2)不流经溶洞(1);/nS3:对溶洞(1)进行回填,直至回填至隧道基础面;/nS4:对溶洞(1)洞壁进行防护处理,并在洞壁上均匀施作多根锚索;/nS5:对溶洞(1)进行满填,并使锚索与满填后的回填体连接;/nS6:对回填体进行开挖形成与隧道A段连通的隧道B段;/nS7:在隧道A段和隧道B段进行跨桥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包括溶洞(1)和位于溶洞(1)底部的暗河(2),隧道穿越溶洞(1),溶洞(1)两端的隧道为隧道A段,穿越溶洞(1)中的隧道为隧道B段;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隧道A段开挖至连通溶洞(1);
S2:对暗河(2)进行改道,使暗河(2)不流经溶洞(1);
S3:对溶洞(1)进行回填,直至回填至隧道基础面;
S4:对溶洞(1)洞壁进行防护处理,并在洞壁上均匀施作多根锚索;
S5:对溶洞(1)进行满填,并使锚索与满填后的回填体连接;
S6:对回填体进行开挖形成与隧道A段连通的隧道B段;
S7:在隧道A段和隧道B段进行跨桥施工,使桥梁的载荷位于两端的隧道A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溶洞暗河环境的隧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边开挖边进行支护并实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黄泽肖胜蓝谭俊王定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