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志克专利>正文

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57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它包括前把手装置、后把手装置、锁体、锁芯装置、锁舌和方芯,所述锁舌和锁芯装置设置在锁体内,所述前把手装置包括前把手,前把手设置在锁体一侧,后把手装置包括后把手,后把手设置在锁体另一侧,锁芯装置包括用于带动锁舌动作的推臂、用于带动推臂的动作的前锁片、用于带动推臂动作的后锁片、用于锁定前锁片的动作的限位杆和用于锁定限位杆动作的限位片,前把手通过方芯带动前锁片旋转,后把手通过方芯带动后锁片旋转;后把手上提时,前锁片无法动作,导致前把手无法旋转,实现反锁;后把手下压时,前把手和后把手均可以自由旋转并带动锁舌动作,实现解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玻璃门的锁具,普遍在玻璃上开孔,锁具夹紧在玻璃上,方芯穿过孔洞、锁芯,方芯一端连接前把手,方芯另一端连接后把手,但是这种在玻璃开孔的方式导致玻璃的强度降低,玻璃容易破碎。市面上也出现一种无需在玻璃上开孔,将锁具夹紧在玻璃上,即可完成锁具安装,操作简单,避免玻璃开孔,但是该锁具的把手无法实现上提反锁、下压解锁功能,功能单一,而且把手容易松动,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用户反锁和解锁的一种锁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锁具,包括前把手装置、后把手装置、锁体、锁芯装置、锁舌和方芯,所述锁舌和锁芯装置设置在锁体内,所述前把手装置包括前把手,前把手设置在锁体一侧,后把手装置包括后把手,后把手设置在锁体另一侧,锁芯装置包括用于带动锁舌动作的推臂、用于带动推臂的动作的前锁片、用于带动推臂动作的后锁片、用于锁定前锁片的动作的限位杆和用于锁定限位杆动作的限位片,前把手通过方芯带动前锁片旋转,后把手通过方芯带动后锁片旋转;后把手上提时,后把手带动后锁片旋转,后锁片带动限位片远离限位杆,令限位杆朝前锁片方向移动并锁定前锁片的动作,前锁片无法动作,导致前把手无法旋转,实现反锁;后把手下压时,后把手带动后锁片旋转,后锁片带动限位杆动作远离前锁片,限位片跟随限位杆动作,当限位杆完全远离前锁片时,恰好限位片锁定限位杆的动作,令限位杆维持远离前锁片,此时前把手和后把手均可以自由旋转并带动锁舌动作,实现解锁。所述后把手上提时,后把手带动后锁片旋转,后锁片推动限位杆旋转并锁定前锁片,由于前锁片被锁定,前锁片无法旋转,用户无法旋转前把手,导致锁舌无法推动,实现反锁,操作十分简单。后把手下压时,后把手带动后锁片旋转,后锁片推动限位杆旋转远离前锁片,前锁片和后锁片均可自由旋转,用户通过旋转前把手即可带动前锁片旋转从而推动锁舌移动,用户通过旋转后把手即可带动后锁片旋转从而推动锁舌移动,实现解锁,操作十分简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推臂设置在锁体上,推臂包括前推臂、后推臂和第一连动件,前推臂位于锁体的前端面靠近锁舌,后推臂位于锁体的后端面靠近锁舌,前推臂和后推臂通过第一连动件连接,实现前推臂和后推臂连动,前推臂和后推臂共同推动锁舌伸出锁体外;所述限位杆设置在锁体上,限位杆包括前限位杆、后限位杆和第二连动件,前限位杆位于锁体的前端面,后限位杆位于锁体的后端面,前限位杆和后限位杆通过第二连动件连接,实现前限位杆和后限位杆连动。所述前推臂和后推臂通过第一连动件连接在一起,当前推臂推动锁舌移动,后推臂也同时推动锁舌移动,锁舌受力更均匀,避免锁舌出现翻转,令锁舌移动更畅顺。所述前限位杆和后限位杆通过第二连动件连接在一起,当后限位杆被推动时,前限位杆跟随后限位杆动作,后把手动作即可控制前限位杆锁定或解锁前锁片,令后把手动作即可实现反锁或解锁操作。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前限位杆和锁体的前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连接前限位杆,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锁体的前端面,第一弹簧构成前限位杆的复位机构;所述后限位杆和锁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连接后限位杆,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锁体的后端面,第二弹簧构成后限位杆的复位机构。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限位片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锁体的后端面,限位片和锁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连接限位片,第三弹簧另一端连接锁体的后端面,第三弹簧构成限位片的复位机构。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前锁片设置有前推臂推行部,前锁片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锁体的前端面,前锁片旋转时,前推臂推行部推动前推臂移动,所述后锁片设置有后推臂推行部,后锁片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锁体的后端面,后锁片旋转时,后推臂推行部推动后推臂移动。所述前锁片设置有前推臂推行部,当前锁片旋转时,前推臂推行部推动前推臂移动,从而带动锁舌移动,所述后锁片设置有后推臂推行部,当后锁片旋转时,后推臂推行部推动后推臂移动,从而带动锁舌移动,操作简单。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前锁片开有前锁片旋转限位腔,锁体的前端面对应前锁片旋转限位腔的位置设有前限位凸起,前限位凸起插入前锁片旋转限位腔内,前限位凸起限制前锁片的旋转角度;所述后锁片开有后锁片旋转限位腔,锁体的后端面对应后锁片旋转限位腔位置设有后限位凸起,后限位凸起插入后锁片旋转限位腔内,后限位凸起限制后锁片的旋转角度。所述前限位凸起插入前锁片旋转限位腔内,前限位凸起限制前锁片的旋转角度,避免前把手旋转角度较大,所述后限位凸起插入后锁片旋转限位腔内,后限位凸起限制后锁片的旋转角度,避免后锁片的旋转角度较大,便于用户反锁或解锁操作更快速。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前锁片开有限位卡槽,所述前限位杆设置有限位插片,限位插片插入限位卡槽内锁定前锁片,前锁片无法旋转。所述限位插片插入限位卡槽内锁定前锁片,前锁片无法旋转,令前把手无法旋转,实现反锁,原理简单。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后锁片设置有后限位杆推行部,所述后限位杆设置有推行凸部,后锁片旋转时,后限位杆推行部推动推行凸部移动,令后限位杆旋转并远离后锁片,限位杆完全远离后锁片时,后限位杆卡紧限位杆并锁定限位杆的当前动作。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后锁片设置有限位片推行部,后锁片旋转时,限位片推行部推动限位片动作,令限位片和后限位杆相互卡紧或分离。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后把手装置还包括把手座、旋转座、卷簧、外环和第四弹簧,所述把手座开有容置腔,容置腔开有限位腔,所述外环设置有限位部,外环以转动方式设置在容置腔内,限位部伸入限位腔内,限位腔限制限位部伸入的深度,从而限制外环的旋转角度;所述第四弹簧置于限位腔内,第四弹簧一端抵靠在限位腔内壁,第四弹簧另一端抵靠在限位部上,第四弹簧构成外环的复位机构;所述外环表面设置有外环推块和挡块,外环推块和挡块之间形成滑行槽,所述旋转座设置有滑块,旋转座伸入外环内腔并连接后把手,滑块伸入滑行槽内并抵靠在外环推块上;所述卷簧套置在旋转座上,卷簧一端连接外环,卷簧另一端连接旋转座,卷簧构成旋转座的复位机构;后把手上提时,旋转座旋转,滑块通过推动外环推块动作,从而带动外环旋转,令限位部伸入限位腔内,限位腔限制限位部伸入的深度,限制旋转座的旋转角度,从而限制后把手的上提角度;后把手下压时,旋转座旋转,滑块沿限位槽滑行,挡块限制滑块的滑行距离,限制旋转座的旋转角度,从而限制后把手的下压角度。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后限位杆开有卡口,限位片设置有凸角,凸角插入卡口内,限位片和后限位杆相互卡紧,限位片锁定后限位杆的当前动作。所述限位片锁定后限位杆的当前动作,避免后限位杆复位,从而维持解锁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后把手上提时,后把手带动后锁片旋转,后锁片推动限位杆旋转并锁定前锁片,由于前锁片被锁定,前锁片无法旋转,用户无法旋转前把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具,包括前把手装置、后把手装置、锁体、锁芯装置、锁舌和方芯,所述锁舌和锁芯装置设置在锁体内,所述前把手装置包括前把手,前把手设置在锁体一侧,后把手装置包括后把手,后把手设置在锁体另一侧,其特征在于:锁芯装置包括用于带动锁舌动作的推臂、用于带动推臂的动作的前锁片、用于带动推臂动作的后锁片、用于锁定前锁片的动作的限位杆和用于锁定限位杆动作的限位片,前把手通过方芯带动前锁片旋转,后把手通过方芯带动后锁片旋转;/n后把手上提时,后把手带动后锁片旋转,后锁片带动限位片远离限位杆,令限位杆朝前锁片方向移动并锁定前锁片的动作,前锁片无法动作,导致前把手无法旋转,实现反锁;/n后把手下压时,后把手带动后锁片旋转,后锁片带动限位杆动作远离前锁片,限位片跟随限位杆动作,当限位杆完全远离前锁片时,恰好限位片锁定限位杆的动作,令限位杆维持远离前锁片,此时前把手和后把手均可以自由旋转并带动锁舌动作,实现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具,包括前把手装置、后把手装置、锁体、锁芯装置、锁舌和方芯,所述锁舌和锁芯装置设置在锁体内,所述前把手装置包括前把手,前把手设置在锁体一侧,后把手装置包括后把手,后把手设置在锁体另一侧,其特征在于:锁芯装置包括用于带动锁舌动作的推臂、用于带动推臂的动作的前锁片、用于带动推臂动作的后锁片、用于锁定前锁片的动作的限位杆和用于锁定限位杆动作的限位片,前把手通过方芯带动前锁片旋转,后把手通过方芯带动后锁片旋转;
后把手上提时,后把手带动后锁片旋转,后锁片带动限位片远离限位杆,令限位杆朝前锁片方向移动并锁定前锁片的动作,前锁片无法动作,导致前把手无法旋转,实现反锁;
后把手下压时,后把手带动后锁片旋转,后锁片带动限位杆动作远离前锁片,限位片跟随限位杆动作,当限位杆完全远离前锁片时,恰好限位片锁定限位杆的动作,令限位杆维持远离前锁片,此时前把手和后把手均可以自由旋转并带动锁舌动作,实现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臂设置在锁体上,推臂包括前推臂、后推臂和第一连动件,前推臂位于锁体的前端面靠近锁舌,后推臂位于锁体的后端面靠近锁舌,前推臂和后推臂通过第一连动件连接,实现前推臂和后推臂连动,前推臂和后推臂共同推动锁舌伸出锁体外;
所述限位杆设置在锁体上,限位杆包括前限位杆、后限位杆和第二连动件,前限位杆位于锁体的前端面,后限位杆位于锁体的后端面,前限位杆和后限位杆通过第二连动件连接,实现前限位杆和后限位杆连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限位杆和锁体的前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连接前限位杆,第一弹簧另一端连接锁体的前端面,第一弹簧构成前限位杆的复位机构;所述后限位杆和锁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连接后限位杆,第二弹簧另一端连接锁体的后端面,第二弹簧构成后限位杆的复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锁体的后端面,限位片和锁体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端连接限位片,第三弹簧另一端连接锁体的后端面,第三弹簧构成限位片的复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锁片设置有前推臂推行部,前锁片以转动方式设置在锁体的前端面,前锁片旋转时,前推臂推行部推动前推臂移动,所述后锁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克
申请(专利权)人:徐志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