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储能功能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556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储能功能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埋件、金属立柱、金属角码、金属连接件、金属横梁、金属装饰板、金属背板、蜂窝结构、金属副框;所述预埋件安装于墙体内,所述金属立柱与所述金属角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连接件分别与所述金属立柱、金属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副框为框体结构,同一金属副框上下分别搭接不同的金属横梁,形成挂装结构;所述金属背板、金属副框、金属装饰板形成单元金属板,所述单元金属板内部有蜂窝结构,填充有相变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采用相变材料和装配式挂装的方法,提升保温隔热性能,且安装过程中不需要间距布置螺钉及打胶密封,提高施工安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储能功能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用装饰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装饰金属板,以其自身的金属特性、造型多变、质轻、易清洁、色彩丰富、材质多样、功能性强等特点,在建筑装饰的应用中越来越受建筑师的青睐,通过其丰富的色彩和多边的造型来实现建筑师对建筑表观艺术的完美追求。现有的金属板材的安装方式为:竖龙骨与横龙骨安装→金属板加工→板块背面安装保温棉→金属板与龙骨采用螺钉(螺钉间距布置)固定连接→密封打胶→清洁。传统的施工工艺中板块的安装较为繁琐、板块安装后的平整度较难控制、保温隔音效果较差、装配化程度不高。中国专利CN203867020U公开了一种保温装饰金属幕墙板,包括外金属装饰板、内金属装饰板,所述外金属装饰板、内金属装饰板间设置筋板;外金属装饰板、内金属装饰板间填充保温材料;在外金属装饰板、内金属装饰板的两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筋板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预埋件。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内外两层金属板的结构,中间填充有保温材料,并且直接挂装于预埋件,虽然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结构,增加保温性能,但是直接安装于预埋件,对与施工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并不利于提升施工效率,同时缺少调节手段,易出现装配困难的情况。同样的情况还出现于中国专利CN106351415A、中国专利CN206971437U、CN209932042U中,故直接安装于墙体和预埋件的方案并不能很好解决施工难的问题。同时,单纯的保温材料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的建筑温度调节需求,因此对于保温隔热性能还需进一步提高。中国专利CN209443703U公开了一种金属保温装饰一体板的连接构件,包括用于连接上下设置的两块金属板的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以及角钢;所述上连接件上设有凹槽;所述下连接包括横向部以及自横向部一端竖直向下延伸的竖向部;所述上连接件的一端与下连接的横向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角钢的一边固定连接,并且下连接件的竖向部定位在上连接件上的凹槽内;所述角钢的另一边固定在基层墙体上。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转接件作为金属板拼接处支撑、连接的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施工精度要求高及施工困难的问题,但是该结构还需现场涂胶安装,因此施工步骤还是很繁琐,同时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中国专利CN210177765U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金属板吸音幕墙安装结构,包括龙骨和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龙骨的侧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件,所述U型连接件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挂件连接件,所述挂件连接件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挂块和第二挂块,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挂件,所述第一金属挂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钩,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底部开设有托槽。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是独立拼接式结构,较好的解决了现场施工程序繁琐的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精度需求,但是金属板结构较为复杂,缺少保温隔热结构,进而不具备保温隔热的能力。中国专利CN109138146A公开了一种低能耗装配建筑,建筑外墙体为装配式节能双层幕墙,建筑室内隔墙安装相变壁暖,室内天花为蓄能吊顶,室内地板为蓄能地板,建筑屋面及外侧安装光伏光热太阳能板,建筑门窗使用反转相变玻璃窗,建筑的入户水管管路与地源加热水系统相连,双层幕墙的中空墙体连通室内的进风口,中空墙体另一端连通地源加热新风系统。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了相变材料,保证了整体建筑对温度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是该建筑采用整体拼装式,且相变材料挂装于室内,与外墙分开设置,并不适用于常规建筑。因此还需要一种更加简单可靠的装配式金属装饰板,既能增强外墙美观度,同时又能较好的调节建筑内温度,方便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为此目的,本专利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包括:预埋件、金属立柱、金属角码、金属连接件、金属横梁、金属装饰板、金属背板、蜂窝结构、金属副框;所述预埋件安装于墙体内,外露部分与所述金属角码焊接;所述金属立柱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角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连接件为90°弯折的金属板,一面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立柱固定连接,另一面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横梁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横梁远离墙体一侧呈阶梯状,上下设置有两个钩状的凹槽;所述金属副框为框体结构,截面呈U型;所述金属副框外侧上下两边缘处弯折形成钩状结构,端部朝下并与所述金属横梁的凹槽形成配合结构;同一金属副框上下设置的钩状结构分别搭接不同的金属横梁,形成挂装结构;所述金属背板四边向内弯折,形成盒状结构,折边与所述金属副框的内侧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装饰板通过植钉与所述金属副框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背板、金属副框、金属装饰板形成单元金属板,所述单元金属板内部为密封的方体空腔,并在所述方体空腔内设置有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填充有相变材料。进一步,所述金属角码的安装位为长圆孔结构;所述螺栓两侧还安装有齿形垫片。进一步,所述金属连接件靠所述金属立柱一侧的安装位为长圆孔结构;所述金属连接件靠所述金属横梁一侧的安装位为U型槽;所述螺栓两侧还安装有齿形垫片。进一步,所述金属副框的外侧面安装有一圈挡水胶条;任一相邻单元金属板拼接处,两单元金属板的挡水胶条呈搭接结构。进一步,所述金属装饰板和所述金属副框接触的边角处,沿外侧四边涂抹结构胶,形成环状的密封结构。进一步,所述金属副框的钩状结构安装有截面为齿状的密封条。进一步,所述金属副框上部的钩状结构向上延伸形成凸边,所述凸边通过限位螺钉与所述金属横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金属副框为组合结构,还包括上端金属副框、下端金属副框、侧向金属副框;所述上端金属副框和所述下端金属副框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侧向金属副框的末端拼接。更进一步,所述金属副框的拼接处为45°切口拼接结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S1、现场校核、定位放线;S2、将金属角码焊接于预埋件上,金属立柱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角码连接固定,固定前调节所述金属立柱进出位;S3、金属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金属立柱上;金属横梁通过螺栓与所述金属连接件固定连接,固定前调整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金属连接件的位置,固定后所述金属横梁与所述金属立柱也相对固定;S4、在工厂中分别按照所述S1中校核结果生产金属装饰板、金属背板和金属副框;所述金属副框通过植钉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金属装饰板的背面上,所围区域放置蜂窝结构,并填充相变材料,之后安装金属背板进行密封,整体形成单元金属板;S5、依次将组装完成的单元金属板整体挂装于所述金属横梁上,拼接形成连续的墙面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新型相变储能材料和装配式挂装的方法,其中相变材料在发生相变的过程中,可以吸收环境的热(冷)量,并在需要时向环境放出热(冷)量,从而达到控制周围环境温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1)、金属立柱(2)、金属角码(3)、金属连接件(5)、金属横梁(6)、金属装饰板(7)、金属背板(8)、蜂窝结构(9)、金属副框(10);/n所述预埋件(1)安装于墙体内,外露部分与所述金属角码(3)焊接;所述金属立柱(2)通过螺栓(4)与所述金属角码(3)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连接件(5)为90°弯折的金属板,一面通过螺栓(4)与所述金属立柱(2)固定连接,另一面通过螺栓(4)与所述金属横梁(6)固定连接;/n所述金属横梁(6)远离墙体一侧呈阶梯状,上下设置有两个钩状的凹槽;/n所述金属副框(10)为框体结构,截面呈U型;所述金属副框(10)外侧上下两边缘处弯折形成钩状结构,端部朝下并与所述金属横梁(6)的凹槽形成配合结构;同一金属副框(10)上下设置的钩状结构分别搭接不同的金属横梁(6),形成挂装结构;/n所述金属背板(8)四边向内弯折,形成盒状结构,折边与所述金属副框(10)的内侧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装饰板(7)通过植钉与所述金属副框(1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背板(8)、金属副框(10)、金属装饰板(7)形成单元金属板,所述单元金属板内部为密封的方体空腔,并在所述方体空腔内设置有蜂窝结构(9),所述蜂窝结构(9)填充有相变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1)、金属立柱(2)、金属角码(3)、金属连接件(5)、金属横梁(6)、金属装饰板(7)、金属背板(8)、蜂窝结构(9)、金属副框(10);
所述预埋件(1)安装于墙体内,外露部分与所述金属角码(3)焊接;所述金属立柱(2)通过螺栓(4)与所述金属角码(3)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连接件(5)为90°弯折的金属板,一面通过螺栓(4)与所述金属立柱(2)固定连接,另一面通过螺栓(4)与所述金属横梁(6)固定连接;
所述金属横梁(6)远离墙体一侧呈阶梯状,上下设置有两个钩状的凹槽;
所述金属副框(10)为框体结构,截面呈U型;所述金属副框(10)外侧上下两边缘处弯折形成钩状结构,端部朝下并与所述金属横梁(6)的凹槽形成配合结构;同一金属副框(10)上下设置的钩状结构分别搭接不同的金属横梁(6),形成挂装结构;
所述金属背板(8)四边向内弯折,形成盒状结构,折边与所述金属副框(10)的内侧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装饰板(7)通过植钉与所述金属副框(1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背板(8)、金属副框(10)、金属装饰板(7)形成单元金属板,所述单元金属板内部为密封的方体空腔,并在所述方体空腔内设置有蜂窝结构(9),所述蜂窝结构(9)填充有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角码(3)的安装位为长圆孔结构;所述螺栓(4)两侧还安装有齿形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连接件(5)靠所述金属立柱(2)一侧的安装位为长圆孔结构;所述金属连接件(5)靠所述金属横梁(6)一侧的安装位为U型槽;所述螺栓(4)两侧还安装有齿形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金属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副框(10)的外侧面安装有一圈挡水胶条(11);任一相邻单元金属板拼接处,两单元金属板的挡水胶条(11)呈搭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海潘李冬阳于波郭钊王厚奇黄和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和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